“這回我記住了,我下回出門,一定帶上你送的雞”
謝川長大了些,懂事了,知道雞在路上下蛋不方便,就說“我這回送公雞,你隨什么時候吃了。”
謝星珩也笑著答應了。
小豆芽和小豆苗快三歲了,他倆跟天璣、錦鯉親近,四個孩子相差一歲,平時玩得可好。
他們見面了,一頓嗚嗚哇哇,手舞足蹈的。豆芽豆苗詞匯量高,也虧得他們還能跟小寶寶無障礙溝通。
舅舅家的兩個小孫孫也在,謝星珩跟他們接觸少,聽江知與說過,知道他倆的名字合起來是“游勇”,這兩兄弟跟謝川玩得好。
謝星珩問他們“想不想養馬我給你們弄小馬來養。”
宋家買得起馬,但小孩子沒有馬,兩兄弟一聽,立馬對謝星珩好感爆棚,圍著他喊“要要要”。
謝星珩也跟謝川說“我也給你弄一匹小馬。”
謝川高興得要蹦起來“謝謝二叔”
先把小祖宗們照顧周到了,謝星珩才跟大哥大嫂還有舅舅舅爹他們說起津口縣的事。
閑話少提,依然是概括性的說。
果干、果醬、蜂蜜這些,是他們早早就知道的事。謝星珩簡要帶過。
重點是有宋家做中轉的皮料生意,這回出去這么久,也是因為皮料需要時間浸泡。
說了結果,宋威就放心了。
“年前跟草原商人說定了,只要他們能供貨,有多少我要多少。”
宋家家底厚,躲過剿鹽幫一事,一家流落在外吃了些苦頭,錢財無損。
這里他能先給貨款幫忙收貨,再出貨給謝星珩這頭,看在兩家情面上,可以容許他緩緩。能解決謝星珩的初期壓力。
謝星珩現在有了銷售渠道,未來幾年的皮料都會出貨給林庚,兩頭貨款對接,不會讓宋家吃虧。
說完了津口縣的事,也說說豐州縣的事。
宋威不跟謝家兩個老實人搶風頭,一家子先跟江知與說糖廠的事,讓謝星珩能好好跟哥嫂敘舊說話。
雞場已經是“完全體”,當初規劃的地盤都用上了。現在孵化不過來,每天還有成車的雞蛋往外拉,拿出去賣。
因孵化基地還會孵鴨子,他們又做了平衡調整,雞多了孵鴨、鴨多了孵雞。
這樣弄,也不頂事。
夫夫倆從前不敢想,現在一日日感覺場地小,太擠了,想擴大。
還有一件事,謝根有些不好說,講起
來支支吾吾,陳冬扯他袖子,不讓他說。
謝星珩一看就知道是有人搞事情,讓大哥大嫂心里不痛快了。
“怎么個事給我說說看”
謝根含糊著說“我想換幾個人”
幾個人
謝星珩挑眉。
事情挺大啊。
孵化基地里,最初是江家之前的管家帶著獲得自由身的家仆們出去幫忙。
都是老熟人,知根知底。當時念著一起經過抄家之禍,各項福利都好好的,也給他們把能安排的事務都安排了。
王管家幫著管理,原有來巧做副手。
后來這邊成規模了,有體系了。江知與有意稀釋管理層,另外招聘,還從楓江百姓里選了好些人,又把來巧調走,讓謝根和陳冬夫夫倆更有話語權。
人多了,廠區發展更快。但摩擦也多。
他們倆都是老實人,埋頭苦干還行,處理人際關系實在是苦手。
原來王管家還有威嚴,能從中調和,可他離開江家久了,已經不是江府管家了,他家的小哥兒來巧還跟現任江府管家來喜把親事談崩了,加上這回謝星珩離開豐州縣的時間太長,這些人就隱有壓不住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