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這天,逛小集歇業,上到老板、合伙人,下到供貨商、伙計,都來吃年夜飯,也是慶功酒。
年底之前來不及把新買的鋪面合并下來,便一起摘掉原來的牌匾,給鋪面原主人家帶走,新掛上逛小集的招牌、幌子,用紅綢蒙著。
慶功酒在一品莊辦,包場整個酒樓,地方還不夠。謝星珩便說,還是包場,但讓一品莊的廚師們來逛小集這里做飯。
他們就在逛小集周邊的空鋪面里吃。
江家是鏢局發家,老本行不能丟。
今年就不叫舞獅隊來,自家兄弟換身行頭,給大家伙助助興。
還有傳統的“發錢文化”,一并抬上來。
今年是第三屆冬日活動,出現在第一屆冰雪廣場的“西游齊天樂”,成了每一屆必有項目。
在第一屆時說過的西游記劇本,到了今年,終于有了幾折能看的本子。
包括經典劇目大鬧天宮和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有些氣人,不適合在喜慶節日里看,謝星珩替換成了三借芭蕉扇。
中心搭臺子,叫個戲班子來,吹吹打打喜慶點。
大好的日子,大喜的事,收到請柬的人都答應來。
來的人淳樸,吃酒自覺隨禮。
白喜文早聽了囑咐,來都來了,送也送了,便不退回去,統一收起來,回頭給大家伙抽獎玩。
根據隨禮的順序編號,然后隨機抓鬮,相當于互相換禮物了,也是個樂趣。
到這天,謝星珩跟江知與起大早,先把兩個寶寶的衣裳穿好,然后去主院里給兩個爹請安,一塊兒吃過早飯,夫夫倆又去客院拜會恩師。孟培德今天不湊熱鬧,但答應到時候去看看戲。
從客院出來,夫夫倆跟著兩個爹,拎幾包年節禮品,一家人先去舅爺家。
慶功酒也是年夜飯,宋威是舅爺,當得起這個禮。
謝根和陳冬夫夫倆,收到請柬就提前帶著孩子回城,不讓他們接。到了日子,他們自個兒過來。
趕在開席前,主家就位。
八方來客,鞭炮齊鳴。對街的鋪面都用紅布拉了橫幅,牽了彩帶,場面那叫一個紅火熱鬧。
沿街進來的是江家的老班底,鏢師隊換上同色同款的衣裳,掛上腰鼓,從街那頭,一路旋舞敲鼓到街尾,最后還炫技,幾個兄弟搭人墻,大師兄徐武助跑一陣,借著人墻的力,攀到戲臺子最中央的木樁上,幾個蹬步跳躍,站到了木樁頂峰。
北風呼啦啦的吹,木樁高,站了人就搖搖晃晃。下面圍觀的群眾們的驚呼出聲。
徐武從懷里掏出一塊深藍底繡白字的三角旗子,掛在了木樁頂上,一個旋身,從木樁上跳下來,空中翻轉兩下,穩當落地。
他回頭看,旗子迎風飄揚,烈烈作響。上面僅有“江”字。是四海鏢局的旗子。
這面旗子亮出來,下邊的人都連聲叫好。好些人都紅了眼圈。
在逛小集二樓窗口往下看的江承海也忍不住抹了把臉,說謝星珩dquo你搞逛小集的慶功酒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做這架勢。”
謝星珩不背這口鍋“這是徐師兄他們的主意,我原來只說讓他們露一手。”
宋威懟江承海“這場面你還不滿意啊我看著都眼紅。我家老大不在家,老二這沒心肝的,也不知道搞點花樣哄老子開心。”
江承海樂不可支,讓謝星珩也哄哄舅爺。
“我家孩子,就是你家孩子,一樣的。”
宋家這回叫來的兄弟很多,從沿海城市到內陸城市,風俗民情大改,他們多有不適應。來到異地他鄉過第一個年,自然要熱鬧點,也寬慰寬慰思念家鄉的心。
他們也照著往年過年的排場做了準備,年底去糖廠巡廠的江知與見到了,都是熟手,年前排練一番就夠了。
江知與側身跟謝星珩說了這事,謝星珩便說再去糖廠請人,叫賈叔組織人手。
“臺子都搭好了,只等他們到了”
飯局開場前,謝星珩請江承海下樓主持“發錢大會”。
江承海要老臉,不摘這個桃桃,還用眼神拉住了江知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