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的幾天,謝星珩都沒出門,琢磨著送禮的事。
徐誠生了個兒子,林庚直言要隨禮,這東西得想想。
衣飾、金銀、玩具,都適合送,關鍵是這小娃娃才丁點大,送去的東西,說白了,就是給大人的。
送給徐誠的,就交給江知與去籌辦。
給林庚的東西,謝星珩左思右想,覺著還是實用一些。
他家孩子都要三歲了,這階段孩子能用得上,且能制作出來的東西,都已經投入市場,童裝跟玩具銷量都不錯。林庚都能買得到。
謝星珩在孩子們還沒出生時,就說過要給他們世上最酷炫的玩具。當時他是想著弄個車車。
車子技術難點還好,他高中畢業玩過一陣騎行,研究改裝時拆過,其他的都能將就,鏈條的難度最高。
工匠無法直出,需要手工打造。豐州縣沒多余的工匠,京城的工匠他不敢找。
謝星珩想了想,另拿白紙,用炭筆起草,畫拆分圖,再細算尺寸,逐一比對過,再寫“說明書”。
這東西不實用,暫時也沒法量產。弄幾架出來,給孩子們玩玩算了。
讓林庚找人弄去,給他也送幾根鏈條來。最少六根。滿足孩子不同年齡段的需求。孩子長大,車子也得換大號的。
謝星珩私以為,在能騎馬的年代,自行車的酷炫性不如騎馬。但勝在稀缺,別人都沒有。
這東西寫完,他又畫了一些農具圖解。
好的農具,必然會用到鐵。鋒利度上去了,鋤草都輕松。但鐵是管制品,這些農具就不適合大力推廣,適合對軍使用。
非戰時,士兵們也得種地。
最后,他猶豫再三,把扎馬釘的圖解畫上去。
林庚表現出來的態度,是皇帝不動他不動。
如果要打仗,那就是皇帝先動手。
扎馬釘能攔騎兵,是防守用的東西,可以制作。
擋一時算一時,給百姓們逃命的時間。
這些搞定,謝星珩就拿上圖紙們,去找江知與。
江知與在豐州縣時,就在給孩子做禮物了。
徐誠繡工一般,小孩子都會惦記著給做個百家衣、百家被,江知與做的不算正統的百家衣、百家被,是從黃家挑了布料,再有新買的錦緞上的邊角料,做的色塊小衣裳、小被子。
正統一些的,穆彩鳳會做。不缺他去代勞。
再加一副長命鎖項圈、一對手鐲、一對腳鐲。
另外給徐誠做幾條發帶和抹額,樣式都比較花哨,需要配錦衣。
夫夫倆湊一塊兒看看,只剩下書信了。
江知與跟徐誠有很多話要說,寫寫產后護理,說說養孩子的經驗,講講糖廠的事,再有他們到京城的情況。又跟徐誠說些私房話。
謝星珩沒什么好說的,去拿針線、漿糊,帶上小錘子,從書架上挑一陣,抽出一本游記拆了。
拆完,
對比信紙、圖紙大小,往里夾頁,再又裝訂。
江知與在旁看著“”
dquo這是什么傳信方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謝星珩仔細比對,讓書冊齊整。
他說“新學來的。”
他們經常自己做本子,裝訂技巧熟稔,紙也不用裁太多,很快就弄完了。
夫夫倆閑來無事,帶著這本書,又拿了幾本閑書,去顧老爺家接小寶貝們下學。
該說不說,顧家那種讀書的氣氛,確實不適合小寶貝待在里頭。
他倆好動,自幼玩慣了,首次這么正經的學習,一兩天過后,新鮮勁兒就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