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原就不要這家的糧食,也自報家門。
“我是津口縣來的商隊,你們應該聽說過,我們那兒的果子多,但糧食很少,今年掙了錢,就從外地買些糧食回去賣。你們價錢不好,我們換個地方一樣能買,沿路南下,有多少府縣你們數過嗎”
這一次采買,只是說一句。
往后次次采買,就會讓利州府的商人,知道南地的果子都會換成銀子來買糧食。
這樣子,向家商號才會為利所動。
一家坐地起價,宋原就不跟他家做生意。
若整個府城,只有一個價位呢
不做也得做。
一斤軟糖賣到一百二十文錢,就該狠狠宰他們
宋原此番只走到豐州縣,糧食都就近找倉庫存放。
他回豐州縣看看,把京中的情況說說,也把江知與和謝星珩的家書送回來。
從豐州縣出發到京城,趕得上兩個寶的生辰。
江承海跟宋明暉想念孩子們,決定一塊兒過去看看。
他們叫上謝根夫夫倆,也把孩子們帶上。
謝根夫夫倆,一輩子只從楓江縣出走過,如今有了事業有了錢財,家里也供著個書生郎,到京城見識見識世面也是好的。
謝根怕給弟弟添麻煩,孩子在路上不好帶,就只帶了老大謝川。
江承海跟宋明暉則把宋原的大兒子宋游帶上了。
都說了去見見世面,哪能不帶宋家的金疙瘩
宋游開心壞了,一路都纏著他爹。
這一路,江承海也走得很暢快。
他半生都在押鏢,還是行走江湖舒坦。
宋明暉就在馬車里,跟陳冬說京城樣貌,京城有什么。
謝川搭著坐馬車,聽著心馳神往。
“比府城還大嗎”
他去過府城了。
昌和府很大很繁華。
宋明暉點頭“比府城還大,等你考上舉人,便能去投奔你二叔,住在京城了。”
謝川感覺這是個好漫長的事,但他記住了。
他爹常跟他說,他們家人丁稀薄,更要互相幫扶。
二叔讀書時,他們家多照顧著。二叔讀出來了,就多照顧他們家。
如今日子好過了,他也該好好努力讀書。不為功名,也為知道一些道理,出來能做一番事業。好幫幫二叔。
所以他想著,哪怕考不好也沒關系。
舅老爺就沒讀過書,江爺爺也沒讀多少書。
他們就很有本事。
謝川在心里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半途被宋游叫出去騎馬,休息時,又纏著江承海問江湖上的事。
他們樂悠悠的朝著京城走,京城里,直到九月初三,才收到家人要來京城,給小寶貝過三歲生辰的信件。
江知與捧著信,眼淚沒忍住,擦了又掉。
他不孝,出來快一年,沒能帶著孩子們回家看看,反叫爹爹們為他奔波。
謝星珩看他情感真摯的樣子,眼神柔得像蜜。
不管他怎么成長,性情怎樣變化,他始終是那個會為家人流淚的江知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