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發展遠超想象。
羅紈之也不知道怎么忽然就成了眾人的榜樣,也成了督官的眼中釘。
那日一鬧,徹底激起群憤。
他們趕走士卒和督官,占據塢堡。
塢堡里有存糧和水源,足夠讓他們生活上一段時間。
塢堡里木材很多,手巧的木匠給死去的三大一小做了棺木,把他們停放在陰寒的地窖中,燒了黍桿為他們祈福。
他們都是為抗爭而亡的人,每個人的名字都應該被大家熟悉。
羅紈之看著井生的牌位,旁還有一行小字生來受難,死后長樂。
這小郎君坎坷的一生,何嘗不是這世上許許多多人的真實寫照。
他們苦苦掙扎,到頭來也未必能如愿以償。
這日塢堡外督官又在叫囂,里邊的人也開始有些不安。
畢竟都是平頭百姓,真要和那些拿著刀劍的士卒對上,肯定會死傷慘重。
越公揉著腿道“諸位莫急,聽那督官之言,他們必然要去請謝家能理事的人來,屆時老叟去與他說道說道我們本是良民”
眾人齊聲呼喊“我們本是良民”
越公又道“此事乃是老叟一人之過,爾等是被老叟煽動才違命抗令。”
“這怎么能行”
“是啊越公,這件事怎么能怪到你一人頭上我們不是那種忘恩負義之輩”
“阿翁不行”羅紈之也情急開口,但想到場合不對,又咬唇閉上。
旁邊的男子卻對她勸道“越娘子,你也說幾句吧”
他們不知道她名字,只知道她是越公的孫女,家里人都死在了馬城,所以叫她越娘子也無錯。
羅紈之正站在越老身后,見到十幾雙眼睛都看向她,即便面上覆著一層易容膏也擔心讓人看見她紅透的臉。
一種難以言喻的情緒翻涌上來。
雖然她是個女郎,可這些人卻在認認真真問她的意見。
越公也回頭看著她,目光中充滿了慈愛,就像是無論她說什么做什么,都會支持她。
羅紈之挺直了腰背,直抒胸臆“阿翁,這件事我們本就沒有錯,一味退讓只會讓以后的日子更加難過,我們的訴求合情合理,應該得到允許。”
“對”眾人點頭,“說得很對,我們的訴求不過是得到合理的休息,驢子干活都要吃飽睡暖呢”
雖然一些世族沒有把他們這些庶民當人看,一味壓榨,可人總有極限,不能把自己逼死吧
“那要怎么樣才能和他們談判呢”這些役夫之中很多大字不識,也沒有什么主見,遇事只能問旁邊人拿主意。
羅紈之看了眼越公,道“等,我們有糧食有水,等對方先來談條件。”
先松口的一方,處于下風。
這樣的道理她才是慢慢領會到。
望著不遠處聳立的塢堡,督官撐著
好幾日沒有睡好的通紅雙眼請示“三郎君,眼下這種情況該如何是好,還請示下。”
若可以強攻,他早就攻上去了。
這塢堡是他們一手督建的,有什么道、什么機關都一清二楚,而且里面都是普通人,抵擋不住他們精良的士卒。
“里面的存糧有多少,人又有多少。”
督官愣了下,叫來隨官報了數字給謝昀。
謝昀一勒韁繩,調轉馬頭,“等,待他們水盡糧絕,自然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