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韓、馬二人紛爭不斷,關系最惡劣之時韓遂殺了馬騰妻兒,后多方調停下兩人不僅止戰,還破天荒結拜為兄弟。
由此可見,兩人如今雖為聯盟,但關系恐多有嫌隙,只要找準時機再施離間計,十萬大軍便不攻自破。”
劉謝說完,眼前又浮現出兩年前韓、馬、李、郭四人聯軍被賈詡一招離間計弄得分崩離析的場景,不得不感慨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嬴政聽后,沉聲道,“若他們不中計,你又當如何何人掛帥舉兵幾何屯兵何處如何布防戰術如何”
嬴政拋出一連串的問題讓劉謝有些無所適從,一時間竟然被問住了,但也只是一時。待她整理好思緒后,老老實實回答
“韓馬聯軍中除漢人外,亦不乏羌、氐人,昔日涼州三明之威名不減當年,作為涼州本地大族,又是皇甫規侄子,皇甫嵩將軍掛帥再合適不過。”
至于出兵多少目前除去三輔地帶布防之外,她能調動的也不過十萬人馬。其中后勤兵以及新兵占大多數,能上陣殺敵的精銳部隊不過五萬人馬。
傾巢出動是萬萬不可的,她還需要兵馬留守雒陽,以防其余州郡趁機偷襲。
考慮到種種因素,劉謝試探性回道,“精銳兩萬”
韓馬十萬大軍聽起來瘆人,但其中保證糧草輜重運輸的小兵占絕大多數,其中不乏臨時征調的民夫,除卻這些,真正能上戰場的撐死不過兩萬。
她用兩萬精銳足夠了,打仗講究的是謀略以及排兵布陣,又不是拼人數。
至于屯兵何處,劉謝走到嬴政身旁,俯身看向長桌上的地圖,伸手指向了嬴政圈出的那處地方大散關。
大散關。關中四大關口之一,西連雍涼,東到長安,南接巴蜀,南北交通樞紐,戰略要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韓馬此次圍攻漢陽,為的就是下一步拿下大散關,我軍主力必須屯于此處。”
至于如何布防、采取何種戰術,這就涉及她知識盲區了。
嬴政默默點頭,算是對她的肯定。作為合格的帝王,知人善用、眼光布局她都具備,只不過還略顯稚嫩。
“你記住,身為最高統治者,最重要的是抉擇。一件事做不做、交給誰做你說了算,至于如何做,那就是底下人的事。”
嬴政親自指點,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劉謝聚精會神聽著,把嬴政說的每一個字都牢牢記在心里。
“除此之外,還要高瞻遠矚。除去前線,后方布防亦不可忽視。”說到這,嬴政指了指剩下被圈出來的幾處,
“汜水關、潼關此時也應增派人馬,加強防護。”
汜水關是雒陽東出門戶所在,也是唯一的險要之地;至于潼關乃是雒陽北方門戶,那里有黃河天險。這兩處關卡是雒陽門戶,若失守,雒陽便是砧板上的魚肉。
劉謝此時宛如一好學生,乖乖接受來自老師嬴政的教導。
“那我應該派誰去鎮守這兩處關卡”劉謝抬頭看向嬴政,滿懷期待。
嬴政被問笑了,剛夸這小子幾句就犯蠢了,他攏共才來幾天,那些個大將他都不認識,他上哪知道去
“你手底下的人,你應該比我熟悉。與其問我,不如問問你自己。”
被嬴政陰陽怪氣了幾句,劉謝反應過來自己問了個蠢問題,于是四處張望假裝自己很忙的樣子。
“那什么,政哥您慢慢忙,我就不打擾了。”說完劉謝掉頭就走。
遙望劉謝遠去的背影嬴政又有些好笑,政哥這算是什么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