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此之前,令如律就已經從先王們那里和帝國的各種教育課本、資料庫里了解了芬格斯族。
但親眼看到芬格斯的菌絲標本,還是頭一回。
進入伽馬星系之后,星盜什么的危機不說了,遭遇芬格斯的危機比起另外兩個星系肯定是直線上漲。
因此伊庫琳決定,給陛下開
展科普小課堂。
她身為上將,戰斗在對芬格斯的戰場最前線,對這種生物的了解遠比課本上更生動而實用。
“每一個芬格斯都有二種基本形態,這一點陛下您已經知道了。”
伊庫琳說道,令如律點點頭。
“而瓶子里面的這一種,就是菌絲態。”
菌絲態是芬格斯最基本的形態。
這一形態下芬格斯會散成菌絲的樣子,再生能力極強,可以蔓延移動,速度飛快。
菌絲可以通過腐蝕的方法穿透固體物質,特殊材料可以防止其逃逸。
這是它們防御力最低、智力最低、生命力卻最頑強的形態。當芬格斯變成菌絲,想要殺死它們需要破壞其90以上菌絲才行。就算如此,殘留的菌絲也只是暫時失去了活性,一旦條件合適就會復蘇再生。
芬格斯的第二種形態則是菌人態,呈現巨大的類人外觀,頭部是菌類傘蓋的形狀。
這一形態攻擊力最高,防御力最高,但生命力較低,破壞傘蓋核心部分后就會死亡。
伊庫琳取出一個新的透明瓶子,里面裝著一塊紅色寶石碎片似的東西。
“這就是它們的核。”她道,“核的顏色和狀態和那名芬格斯的進食狀態有關,但一般都比較脆弱,硬度和蟲族內骨骼差不多,常規的槍械武器就能將其擊得粉碎。”
在古代,芬格斯的核是一種貢品寶石,現代也有很多富豪喜歡收集核。
它們不算多漂亮,但本身附帶的血腥象征意義就已經足夠讓智慧種趨之若鶩。
“在戰場上,我們通常看到最多的還是菌人態。”伊庫琳說,桑絲補充了個玩笑,“畢竟你不能指望弱智的菌絲操控武器。”
至于芬格斯的第二種形態,就是和其余宇宙種族相似的人形態了。
菌人形態的芬格斯沒有發聲器官,說不了話,所以當涉及到外交場合,它們就以人形態出現。芬格斯的人形態也挺好辨認的,它們的體表皮膚總是會有菌絲紋路。
芬格斯自稱這一形態智力最高最穩定,不過外族至今都不太清楚芬格斯的人形態解剖特征是什么樣,因為它們在被攻擊的瞬間就會轉化為其余兩形態。
說來有趣,星與里對芬格斯這一大反派種族,描繪得并不詳細,“工具人”屬性很足,連它們的二大形態都沒有介紹。
玩家們懷疑梵歌公司壓根就是邊寫邊編,不過戀愛游戲嘛,能邏輯圓上就行了,劇情要求就不那么高。
大家都戲稱芬格斯是菌子人,還叫囂著要抓來燉湯滋補。
令如律舉起玻璃瓶,轉動觀察“感覺看起來和我們平時吃的蘑菇也沒太大差別。”
她承認,自己也對玩家們的玩笑有點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