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遼族丟下萬余具尸體,殘兵也不回城,直接繞城而逃。隨后遼族守城主將也率軍棄城而逃。
這主將倒是個有見識的,知道在城中也是不斷挨炮擊,這城是萬萬守不住的,于是果斷棄城。
衛淵也不追擊,想追也追不上,揮軍入城,占下了這座可容納十萬大軍的堅城。
遠方也隱隱傳來槍炮聲,右邊的二號衛城派出的援軍遇到了道兵和三千青冥軍組成的防線。此時道兵中也有少量用火槍的,大部分還是習慣用弓箭。
而青冥軍這邊就是一水的飛劍槍,威力大射程遠,還有十幾門步兵炮。
遼族援軍連沖數次,都未能沖破防御陣地,只得丟下數千具尸體退兵。而衛淵這邊只有幾百人被射傷,陣亡僅百人。
衛淵即刻合兵一處,來到二號衛城處,先是在北方布置了一座圓型防御陣地,隨即就在西門開炮猛轟。
炮轟持續半個時辰后,守軍終于承受不住,自西門和東門逃離,但是遼軍也沒想到那座環形防御陣地的火力覆蓋范圍也達千丈以上,于是撤退時又丟下上千具尸體,這才得以逃離。
然后就是打掃戰場,清點戰果。老實說,對這兩戰衛淵并不是很滿意,兩邊合計殺敵不到四萬,大部分還是讓他們給逃了回去。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衛淵手上兵力不足,在遼域中部隊機動力更是遠遠比不上遼族輕騎。前線兩位遼軍主將也是機敏,一見戰事不利立刻撤退。
能夠和北方山門拉鋸多年,并且壓得北方山門步步回撤,前線這些遼族將領也都不是省油的燈。
占領了兩座軍壘后,衛淵并未放棄,而是直接依托現成的城市布置防御,同時通知后方派人來清理遼族尸體。
何方此時對衛淵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一戰青冥軍火力極為兇猛,幾乎沒什么出汗就打得北遼死傷慘重,連奪兩座軍壘,不愧是孤身前往西域,一手打下青冥偌大基業的男人。
只是衛淵對待遼族尸體的處理有些奇怪。衛淵命人將所有遼族尸體身上的衣甲財物全部剝下,連內衣都不留,最后只剩下一具具赤條條的尸體,再裝入大箱,封箱運往后方。
何方就有些奇怪,他們以往都是將遼族尸體堆在一起,用道力放火燒掉的。怎么在衛淵手里,這些尸體好像被處理成貨物一樣。別的不說,那些貨箱都是嶄新的,而且式樣統一,每一箱都能放上百具尸體。
不過衛淵現在統領大權,何方也不好多問。而且衛淵似乎對這些尸體相當重視,親自檢視了一會裝箱過程。
何方不知道的是,一具具尸體裝箱后就被運往山門,裝上早就停在那里的飛舟,然后運往青冥。飛舟回到青冥后,還要再運送新的彈藥和部隊過來。
衛淵的計劃是將整個寶蕓的第一軍都運過來,像第一軍這樣的精銳,就適合進攻。只是第一軍中配置有不少的戰車,運起來卻是十分麻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