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初戰
定岳碑降世,遼族多路大軍集結,太初宮自有應對。
隸屬于天青殿的五千道兵和一千道基修士已經從其它地方調了過來,加強給第七鎮。
這只是其中一路,此后又陸陸續續從其它方向調過來多支部隊,最終衛淵手下就有了五萬道兵,其中有兩千道基,再加上從青冥帶過來的一千道基,衛淵手上現在有三千道基可用。
這些道基大部分都是在青冥修成的道基,對于衛淵自是拜服。
同時衛淵左右兩翼的第六和第八鎮也都得到加強,各自增兵到三萬。除此之外,昊天觀主還專門送給衛淵一塊令牌,持此令可以有限調動北方山門的力量。
山門之力類似于青冥的界域之力,只是沒有界域之力那么強,畢竟北方山門幅員遼闊,處處都需要防守,以防遼軍突襲。
定岳碑落下,雖然衛淵覺得是沖著馮初棠來的,但是他的第七鎮首當其沖,于是衛淵也調整了策略。
兩艘停在青冥的飛舟上原本已經裝載了戰士和營帳軍糧等補給,但收到衛淵命令,所有部隊全部下舟,緊急換裝子彈、胸甲和火槍,然后第一時間起飛,趕赴北方山門。
同時留守青冥的寶蕓召集各大商會,再征調到了兩艘大型飛舟,各裝載了足夠武裝一萬人的武器裝備,飛向北方山門。
衛淵此刻則是手持設計圖,立在沙塵滾滾的大風中,指揮眾多道兵抓緊時間改修鎮城。兩座遼族留下的營壘因為前出太遠而被放棄,衛淵將全部部隊都撤了回來。
放棄了遼族軍壘,衛淵轉而在距離鎮城不到五里處開始修建多座小衛城。每座衛城城墻高兩丈,各修了多條壕溝通向鎮城城下。
鎮城城墻則是緊急加寬,并不加高,然后在城墻上布設步兵炮。側方的城門則是改造拓寬,以使戰車能夠進出。
數千道基和五萬多道兵勞作下,城防改造進展神速,最終在遼軍集結完畢、大舉南下之前,完成了全部工程。
定岳碑立下的第十天,第一批五十萬遼騎集結完畢,開始滾滾南下。
衛淵立在鎮城城頭看著前方三座衛城一字排開,左右也各有兩座。遼軍想要攻擊鎮城,就要先繞過衛城,然后就要持續不斷承受衛城火力打擊。又或者是直接拔除衛城,然后就會遭到鎮城的炮火覆蓋。
此時時近正午,遠方地平線上出現了如高墻山脈般的滾滾沙塵,徐徐而來。
衛淵雙眼微瞇,視野拉近,就看到在沙塵中有無以計數的騎兵,而他們的軍氣已經和風沙融為一體。
遼騎抵達五十里處,就開始擇地建營,同時分出數萬鐵騎,以數千為一隊,分作十幾隊,開始向防線逼近。這些偵騎并不靠近城池,而是繞城而走,有一些則是從空曠地帶直挺山門腹地。
這是北遼慣用的戰法,遼騎行動如風,人族騎兵難以匹敵。因此北遼時常會派多隊騎兵沖入人族陣線后方襲擾,燒殺搶掠,然后在人族大軍趕到時再從容退回北方。
但是太初宮北方山門可不是那么好進的。這幾隊遼騎深入十余里后,忽然數道大型道法落下,頓時給他們身上掛滿了粘稠的蛛絲,且人馬身軀均是加了千斤負重,行動一下子就緩慢下來。
但遼騎有備而來,人人身上都沖起黃光,以法力配合軍氣將道法沖散。但他們剛剛沖散,新的束縛道法又落了下來,同時從各處殺出多支道兵,均加持了神行術,迅速向這幾支騎軍殺去。
衛淵也派了三千道兵上馬出城,同時又派出僅有的三輛戰車,配合一千騎兵直插遼騎后路,將他們退路封死。
大隊遼騎根本不懼,數千騎呼號著就沖向了衛淵的臨時防線。衛淵立在一輛戰車上,眼見遼騎殺來,便即下令:“下馬,列陣,瞄準!”
所有騎兵全部下馬,少數將戰馬牽到戰車后集中看管,其余戰士則是將從馬身上摘下的巨盾插在地上,再打開盾后的兩根支撐架,一面面三尺寬、四尺高的巨盾就構成了一面盾墻,戰士們則是隱藏在陣后,以飛劍槍瞄準了快速逼近的遼騎。
“開炮!”衛淵再次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