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這么做的目的呢,其實是為了降低瞄準基線。
正常情況,一位戰士在抵肩射擊的時候,眼睛和瞄具是有高度差的,這也是很多步槍機槍的槍托都向下傾斜的原因。
as38怎么說都是陸軍搗鼓了將近二十年的衛星。
為了一鳴驚人,設計師將這把槍的復進簧直接捅進了槍托里。這么做可以兼顧降低后坐力、降低射速和加強精度。
由于貫穿式的設計,導致槍托和機匣必須平行。
那就意味著尋常向下傾斜槍托的方法,到as38這里已經不能用了。
按理來說啊,如果是槍托和機匣在同一條直線上的設計,那就應該加高瞄準基線。
就跟咱的95式自動步槍一樣搞個提把,讓照門在提把上,再把準星加高。這樣就可以讓使用者瞄準更舒適。
但高盧雞就倔的很,認為加高基線這種設計不美觀。
他們的武器設計師采用了另外一種辦法,就是將槍管和機匣之間設計出一個角度。
在射擊的時候,將槍管于地面平行,從而導致機匣、槍托向下傾斜。
這樣就可以讓眼睛和瞄具之間的高度差,正好可以彌補了機匣和槍托在一條軸上的缺點。
雖然這種設計有點反人類,但是并不影響武器精度。
甚至因為76520子彈的后座小,使得這款新式沖鋒槍在精度上與德國40相比更勝一籌。
而且在連發時很容易控制,散布也相對比同期沖鋒槍密集的多。
只可惜高盧雞投降的太早,在加上拉胯的產能,這款武器始終沒有在歐洲戰場上跟40交手的機會。
反倒是三德子占領正白旗以后,人家充分利用現成的兵工廠和設備生產了這款沖鋒槍。
最終被改了一個名字,以722的名義跟40做起來兄弟。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高盧雞的武器他居然有保險不過保險的設計也有點不走尋常路,位于扳機位置。
這把槍的扳機可以向前推,無論槍機是在前段還是后段,只要扳機推上去就可以鎖住了。
而且瞄具也是很有高盧雞的浪漫色彩。
正常人概念里的準星一般是比較細的一根凸,而這把槍的準星是一個很粗的凹。
不過也可以理解,畢竟是沖鋒槍是近距離使用的武器,準星大方便潑水唄。
后瞄具是覘孔式照門,雙重不同射程的后覘孔是鑄造在機匣上的,不用時可以折疊,一個覘孔不會影響另一個的使用。
一個100米,一個200米,用到哪個就把哪個立起來,不用的時候都折起來。
高盧雞真的是在折疊這事上很費心。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準星還是照門都不在槍身上方的中央,全部都是偏左的。
雖然在沖鋒槍上很少有這樣的設計,但用意很好理解。槍托抵右肩射擊,瞄準具偏左設置,省得使勁向右歪脖子。
最后就是防塵蓋和快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