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這頓早飯并不豐盛,桌子上只有小米稀飯、窩頭和咸菜。但四人的交談的氛圍卻很好,全程都充滿了歡聲笑語。
大家邊吃邊聊,黃河更是將自己的眾多計劃一一道來。在收尾階段,他還拿出了連夜做完的方案給大佬們過目。
這些項目全都得到了老總們的支持,天降猛男更是直接給予鼓勵,讓他大膽地干,堅決地干。
一個小時后,局長帶著黃河離開了大院。那二位最近有些忙,他們要想出一個應對光頭的辦法。
抗日戰爭打到現在,本身就已經很艱苦了。
在如此情況下,果脯居然還強令母親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在一個月內開赴北岸。這種低劣手段的目的,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為了大局著想,二人必須想出個折中的想法。
原本黃河是想直接回自己的臨時住所,現在項目通過審核,他得趕緊動起來。時間不等人,今天下午可是有大事要做。
但就在分別之際,局長突然拽住了他的胳膊,并且從懷里掏出了一份任命書。
“黃河同志鑒于你的出色表現,組織決定任命你為軍工局的副局長”
看著一臉懵逼的小伙子,局長露出姨母笑。他先是拍了拍黃河的肩膀,隨后把任命書塞進對方的手里。
“你小子也就在我這掛個名,等那些工作正式開展以后就可以獨立出去了。走吧,跟我去趟軍工局露個臉,怎么說你都是副局長呢。”
“好。”
從八路軍后勤部的副部長變成了軍工局的副局長,這看似是同級單位的工作調動,可實際上是重用提拔。
畢竟這里離中央很近,更別說獨立出去以后肯定是個部級的局長。
半個小時后,二人到達了目的地。同志們得知新任副局長是黃河以后,紛紛放下手中的工作前來歡迎。
大伙都清楚一件事,局里能有今天的規模,這位副局長可是功不可沒。
這趟參觀更是有意外之喜,用大豐收來說都不過分。
當黃河踏進廠區的一瞬間,腦海里的系統就變得活躍起來。它不斷的發出提示,催促著宿主查看新的加成。
在來到邊區以前,系統內一共有七個民工廠。
其中兩個來自「來自五湖四海的援助」,這是黃河解鎖的第一個決策,獲得了兩個根據地以外的民用工廠。
剩余的五個是晉東南根據地的反饋,分別是兩個養豬場、兩個養雞場和一個自行車廠。
但自從有了黃河帶回來的各類機械設備后,局長在軍工局附近開辟了民用工廠區。
在同志們的不斷努力下,邊區創立了鋼管廠,金屬加工廠、機器繅絲廠和三個機床廠,大大提高了老百姓和戰士們的生活品質。
黃河萬萬沒想到,這些工廠居然都得到了系統的承認,幾乎是把1940年的努力成果翻了一倍。
也許很有人不明白系統內十三個民工廠的含金量,1936年晉省的經濟在民國各大省份內算是第一梯隊,就這樣閻老西開局只有三個民工。
運輸大隊長占據著民國的大半土地,那也只有二十一個民用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