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工作經歷,給1954年兼任鐵道兵司令員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吃盡人間苦,王旅長深知只有我黨才能帶領窮苦百姓搏出一個天。在危險的日子里,他火線入黨,一干就是一輩子。
從軍事角度來看,這位一向是手提一把大砍刀,腰間掛滿手榴彈。即使受到鬼子毒氣的攻擊,仍率部沖入敵陣。
這些年不僅守衛了邊區,還參加了各大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建設國家方面,他做的更好,單單提一句生產建設兵團就足夠了。
「你們現在可以把戰斗的武器保存起來,拿起生產建設的工具。當祖國有事需要召喚你們的時候,我將命令你們重新拿起戰斗的武器,捍衛祖國」
更何況他還創建了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和塔里木大學,為千萬學子了求學的機會,為國家輸送了無數的人才。
黃河這次來拜訪359旅,就是來商量屯田的事情,為1942年的大饑荒提前做準備。
畢竟所有后世的人都知道,這支部隊在任何窮地方都能邊打仗邊致富,有一手練兵一手屯田的絕活。
解放后,在祖國的天南海北都創建了經濟建設的奇跡。堪稱堪稱人形tv7,就連鄧艾見了他都得磕一個再走。
現在這個時間點,算是王旅長傳奇故事的開始。
兩年前,359旅奉命駐扎在綏德縣,負責邊區的守衛工作。
從今年開始,光頭又開始間接性的犯病。某些果脯部隊更是心照不宣地跟敵人打起了配合,偷偷摸摸給八路軍搞破壞。
后來更是直接派侄帥來針對八路軍,這貨可是有名的反左專家,而且他的手段堪稱專業且現代化。
一上來先是封鎖了邊區和外界的商業、交通聯系,緊接著又找了一大群只因女試圖腐化我們的干部,甚至還找黑幫玩暗殺。
這些手段在當時挺超前的,一股子丑國味,某些組織現在都在用。
王旅長跟副總指揮不一樣,不能直接上去抽侄帥兩耳光。
為了顧全大局,不破壞統一戰線。359旅只能在縣城里掃黑除惡,一時間治安大好。
這樣的光明磊落的整頓,使得老百姓只認八路軍,完全不服從果脯的控制,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邊區的缺衣少食,部隊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他們不僅開墾荒地,還聯系群眾,團結群眾、依靠群眾,搞出了換工制度。
如果老百姓幫助部隊解決了種地的技術難題,八路軍就派人去種他家的地。
一年下來,359旅的部隊種地112萬畝,收細糧1200余石,蔬菜1648萬斤,每百人養20頭豬。
看到邊區建設的風風火火,不少人選擇參軍。
都說359旅是一把镢頭一把槍,邊打敵人邊開荒。從此產生了良性循環,使得部隊不斷壯大。
雖然王旅長早年輟學,但他學習了秦朝的流水線工藝。把各類工作分為多個步驟,每一個只負責其中一個步驟,熟能生巧。
這樣的模式打打提升了工作效率,比以前各干各的活要高效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