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通過自己的學識,盡可能地提高各個根據地內的糧食產量,也不失為救援家鄉的一種辦法。
只要儲備在糧倉里的糧食夠多,老鄉們活下去的幾率就更大。
后者的想法就更簡單一些,晉省都光復了,整個華北還會遠嗎
大戰之后八路軍的首要任務肯定是屯田、基建和休養生息,西農的學科可是包含了十系一部,是國內高等農業院校中門類最為齊備的榜首。
學生們只要能進入山西,絕對可以一展拳腳大展宏圖。
就在大伙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時,國立西北農學院院長周伯敏先生走進了圖書館,室內頃刻間變得鴉雀無聲。
“剛剛的話,我都聽到了。你們的救國情緒過于熱烈,竟然認為現在不是專注學習的時期錯大錯特錯”
“用大炮步槍攻城略地,是所有侵略者都會做的事。但敵人現在居然用飛機炸彈,專門破壞我們的文化機關,那事情的性質就徹底變了。”
“日本人不僅想亡國,還要滅我們的種。想要中華四萬萬同胞文化斷絕,子子孫孫都變成求學無門的奴隸敵人既然有了此等惡毒的計劃,你們難道還要自動棄學嗎”
“放棄讀書,就是促成鬼子的計劃。不用他們打擊,直接就是自取滅亡,還談得上什么救國說什么抗敵”
中年院長的話振聾發聵,彷佛在同學們的身前敲響了一口巨鐘。他們一時之間竟不知道怎么反駁,圖書館內一時間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看著一個個開始認真思考的年輕人,周伯敏先生滿意地點了點頭。他拿起報紙再次了一遍,緊接著便露出了一個神秘的笑容。
“行啦,正事說完該說私事了。”
“我并不是要阻止你們所有人去參軍,畢竟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我只是希望你們能冷靜下來,認真想想自己是否適合軍旅生活。”
“今天我立個規矩,全學院前100名的學生才有資格參加部隊的考核。中央軍那邊我來聯系,八路軍那邊你們自己看著辦,反正你們能聯系上359旅的王胡子。”
話畢,這位果脯前任省教育廳廳長擺了擺手。他趁著學生們還沒反應過來時便離開了圖書館,只留下了一個穿著紅上衣的背影。
漢中,國立西北醫學院。
此處北依秦嶺,南靠巴山,千峰萬嶺,交通閉塞,自古就被形容成天牢。
不過在戰爭時期,這樣四塞的環境反而擋住了日軍的侵略。跟祖國東半部那血肉橫飛的抗戰前線比起來,小小的漢中盆地的確可以稱得上“世外桃源”。
雖然這里遠離戰爭,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生命安全。但物質生活條件極差,簡直比西南聯大還要艱苦一些。
校舍內,一位面帶稚氣的學生吹滅了煤油燈。他頂著黑暗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的環境,緊接著便小聲地對自己的室友說道
“我聽說八路軍在晉東南成立了一座醫科大學,并且還建立了配套的附屬醫院和制藥廠。”
“那邊的師資力量和科研技術,似乎一點也不比咱們醫學院弱。據說跟徐佐夏院長一個水平的教授足足有好幾名,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從哪兒找來的專家。”
“真想去看看啊,哪怕是打下手都行。”
決策「根據地的醫科大學」已經解鎖了一年多的時間,越來越多的資深醫生和醫學博士陸續加入部隊。
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八路軍的醫療體系逐漸完善,那所學校的名聲甚至傳到了各大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