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鬼子的機場后,偽軍們的士氣必然一落千丈。部隊到時候就算炮彈不足,進攻的過程中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更何況我們還有坦克啊,蟬式的主炮的確是細了點,但37毫米的高爆彈也是炮。”
就在宋、錢二人交談時,負責進攻的一團已經做好了炮擊的準備。只見十幾門120毫米的迫擊炮一字排開,穩穩當當地坐在偽裝后的炮位工事中。
在每門炮的側后方,l形的避彈壕連接著炮彈儲存點。
為了以防萬一,同志們還在邊緣處堆砌了30厘米厚的沙袋墻。
反復確認時間后,炮連連長先是舉起望遠鏡觀察敵機場,緊接著舉起手中的信號旗,對著全體炮組下令道:
“方位角270,距離3800,目標鬼子哨塔,彈種高爆瞬發引信!射速,急促射,五發!”
“預備!”
聞言,彈藥手們紛紛從木箱中抽出一枚120毫米的迫擊炮炮彈。炮手接過炮彈,將它們懸在炮口,引信朝下。
全員屏息,等待著最終命令。
“放!”
伴隨著一陣咚咚的悶響,炮彈滑入炮管,炮口噴出灰白色的硝煙。二十多秒后,遠處的日軍機場幾乎是同時騰起了一連串的黑紅煙柱。
“確定命中!向左修正5密位,繼續炮擊!”
要論迫擊炮炮擊機場這種進攻手段,八路軍稱第二的話,恐怕全世界都無人敢稱第一,這可是咱李大旅長還是步兵時期就開的好頭。
經過快速且精準的調整,炮手接過后方彈藥手遞過來的第二發炮彈,再次塞入炮膛。
然后彎腰躲避炮口震爆,動作熟練,流暢自如,如同千錘百煉。
······
機場內,整整一個大隊的鬼子整裝待發,就連部分來不及轉移的地勤小組都拿起了步槍,已然是一副隨時半載沖鋒的摸樣。
在漫長的等待中,一名大尉參謀百無聊賴地對自家大隊長吐槽道:
“平田中佐,守在泉城西郊簡直就是浪費生命啊。明明東郊戰場正打得激烈,土橋中將為什么不讓我們去支援?”
“哎,該死的八路軍...”
鬼子大尉的話還沒說完,突然聽到西南方有呼嘯聲響起,而且這種聲音很是熟悉。
不過他并沒有往迫擊炮炮彈上想。
畢竟長青縣城和張莊之間,可是隔著好幾個華北治安軍的防區。八路軍再強,也不可能悄無聲息地打過來吧,冷兵器時代都做不到類似的事情。
但隨著聲音越來越近,在場部分視力好的鬼子已經看到了極速靠近的黑點。
“迫擊炮!是敵人的迫擊炮!”
只可惜啊,一切都晚了。現在距離炮彈落下只剩下了一兩秒的時間,夠干什么?
“轟!轟!轟!”
十幾門120毫米的迫擊炮炮彈在機場內爆炸,其中一枚更是幸運地命中了鬼子的卡車。汽油和彈藥同時殉爆,一蓬壯烈的爆炸火球升騰而起。
還不等本子步兵們緩過神,第二輪炮擊接踵而來,紅黑交雜的硝煙再次籠罩了整個機場。
“敵人位置!”
“穩住,趕緊找到敵人炮兵的位置。”
作為拱衛機場的大隊,平田中佐和他的部下們皆是戰斗經驗豐富的精銳步兵。
經過最初的慌亂后,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進入了戰斗狀態。就連那些地勤也在一名名分隊長的帶領下,拿著武器沖出了營房。
很快,鬼子的觀察手迅速找到了八路軍的炮兵陣地,并且還測算出了大致的距離。
“西南方!3750米!”
話音剛落,機場的角落突然傳來了一陣嘶鳴聲。只見一個偵查分隊的士兵,騎著戰馬揮舞著馬刀沖向了西南。
二戰時期,的的確確是有騎兵干掉炮兵陣地的個例,但這些案例最少也得是騎兵團級別的部隊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