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允許的話,你可以帶盟友去戰場上找一找日本人。都是王牌飛行員,想必用華北方面軍陸航來練練手,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會見,我等你的好消息。”
······
目送vvs代表團的車隊駛向萬全野戰機場后,黃河立即折返回會客廳。剛一推開門,數道如狼似虎的目光便如探照燈般鎖定了他。
環視著滿屋躍躍欲試的工程師,黃河省去所有客套,直接從公文包里掏出了一個牛皮紙袋子。
“咚!”
厚實的袋子砸在會議桌上,發出了沉悶的響聲。可就在下一秒,紙袋中的設計圖便被老毛子們一掃而空。
“去去去,擠什么擠,別瞎湊熱鬧!這重量這口徑,不是重坦圖紙難道是拖拉機?你們okb-183看得懂嗎?”
“給我給我,看清楚武器編號啊。t-3485,中型坦克的項目歸我們管!自行火炮的圖紙在我的左手邊,別把圖扯破了!“
“我的我的,都讓開!這開放式戰斗室配重炮,分明就是我們局的業務。”
經過一段近乎械斗的“分贓”儀式,老毛子們總算是按設計局歸屬分妥了資料。
可僅僅只是看了五分鐘,會議室里此起彼伏的翻頁聲突然沉寂。所有人齊刷刷抬頭,用疑惑且不解的目光看向了黃河。
這神情,這感覺,簡直與一年前英國代表團,訪問武宿機場時如出一轍。
啊,不是!到底誰是蘇聯人啊?
我成替身了?你這中坦重坦,怎么看起來毛里毛氣的?而且很多設計,怎么跟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呢。
意思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面對老毛子們一臉懵逼又充滿探尋意味的眼神,饒是久經沙場的黃河也有些不好意思。
但問題不大,咱臉皮厚。
只見黃某人戰術性清了清嗓子,隨即面不改色地拋出一套精心準備的技術解釋:
“眾所周知,全民國的裝甲部隊最開始都處在萬國造的狀態。而我們八路軍更是集百家之長,以蘇系坦克為基礎,研制出了一系列新型坦克。”
“至于那些重坦,原本是為本子關東軍準備的秘密武器。”
“不過我們發現對付日本人并不需要重坦,所以就把這些圖紙拿出來,用以支援深陷戰火的盟友。”
很顯然,黃河的解釋并沒有什么說服力。不過老毛子們也不在乎這些,他們現在只關心新裝備的兩個硬指標:性能參數與實戰數據。
戰局已到存亡之際,誰還會在意不重要的細節?
似乎是察覺到了盟友的急切,黃河直接從公文包里掏出了幾張電報,上面詳細記載著t-3485在北非與豹式坦克的交戰細節與交換比。
當老毛子們看到1:1.3~1.5的毀傷比時,整個會議室沸騰了,幾乎每一個人都發出了不可置信的驚呼。
無他,只因裝備76炮的t-34只能交出3.5~4.2:1的答卷,而盟友給出的數據,他們做夢都不敢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