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月7日晚,居仁堂,華北方面軍司令部。
年初,北城的雪下得格外大。鬼子指揮中心附近的湖面早已凍得梆硬,冰層在月光下泛著慘白的光,活生生像蒙了層尸蠟。
凝視著窗外蕭瑟的雪景,岡村寧次一時之間竟有些出了神。
參謀長大城戶三治中將小心翼翼地喚了三聲“閣下”,卻只換來了一陣沉默。
“大將閣下!”
第四次提高音量后,老鬼子才如夢初醒地渾身一顫。他趕忙端起茶杯掩飾性地抿了一口,隨即用刻意平穩的聲調問道:
“你繼續說,把前線部隊近期的戰損與收獲交代清楚。”
人在尷尬的時候總會裝得很忙,崗村寧次也不例外。
看到自家司令官窘迫的模樣,鬼子中將強行壓住想吐槽的沖動,繼續先前的匯報工作。
“晉省方向的敵軍,已連續兩日猛攻北城外圍工事,”大城戶三治翻開戰報,指尖在損失統計表上頓了頓,“目前,我們已經丟掉了四成左右的據點。”
說到這里,他快速翻頁,聲音提高了幾分:
“不過武士們也沒有坐以待斃,山田少將曾多次組織中隊級別的反沖鋒波次,并且順利摧毀了不少坦克和裝甲車。”
“只是...”
大城戶三治看起來有些猶豫,顯然是考慮到了前線夸大戰果的可能性。不過這也是司令部默許的事情,畢竟困境之下的武士們需要希望。
稍作猶豫后,他索性將陸航的報告遞到了上級手里,硬著頭皮繼續報告。
“只是派去確認戰果的兩架一式戰隼,全部被敵空一師擊落,具體戰果尚未核實。”
話畢,中將參謀長立正低頭,等待著自家大將的下文。
崗村:“我記得之前的偵察報告提到過,晉省cg部105及以上火炮至少有500門?”
大城:“是的,八路軍炮兵的編制非常固定,補充的速度也很快,幾乎從不缺編。只要是主力步兵師,就會裝備36門105榴和12門155榴。”
“除此之外,本次冀省戰役,敵人還出動了全新的240毫米自行火炮,這些超大口徑應該是軍直屬或者集團軍直屬。”
此話一出,整個司令部內驟然陷入死寂,所有人都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看著一個個裝死的參謀們,岡村寧次就氣不打一處來。他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上,直接說出了在場眾人的心里話。
“慌什么慌,不就是八路軍的工業實力達到了階段性巔峰,開始爆產能了嘛。”
“從昭和十五年年初開始算起,敵人的實力每隔一個季度就會暴漲一次,這難道不是我們早就總結出的事情?有什么好驚訝的!”
“在我看來,要不是有兵員素質問題和自由法國這個累贅拖著他們,說不定tg早在去年年中就開始爆兵了。”
正所謂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自打接連吃了數場大型戰役的敗仗后,鬼子們終于放下了偏見與架子,開始研究起了八路軍變強的蛛絲馬跡。
雖然還不知道具體原因,但本子們還是得出了近乎規則怪談的周期性規律:敵人每三個月到六個月就會升級一次現役裝備。
當然了,洞悉規律、接近真相并不代表有辦法反制。
就像現在的岡村寧次,他也只能說一些老套的場面話來安撫下屬,從而強行提振司令部里搖搖欲墜的士氣。
“好了,諸君何必如此消沉?北城城內四區,可是足足有150萬支那平民。再加上500歐美僑民,這些可都是我們手上的籌碼。”
“至于八路軍所謂的心理戰?”
“那種東西怎么可能有用,畢竟在座各位的手上早就沾滿了民國人的血。既然都是戰犯名單上的候補,那不如背水一戰為蝗國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