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下午四點半要去金華上課,李安吃完午飯休息了一會,兩點起床練了會車爾尼便出門了。
來到魏三碗家的時候,客廳里的鋼琴上正擺兩份譜子。
正是他需要的。
“考慮好了”
魏三碗笑瞇瞇的問道,李安問他要k271和k466的譜子,那不就是沖著公開組去的嘛。
孩子有志氣,他高興。
要說他魏家班目前有能力參加公開組比賽的也就李安和林幽幽兩個畢業生,在校生里不是沒有好苗子,但目前還夠不到這個組別的門檻。
可幾句話之后他才知道李安目前還沒拿定注意。
聽了李安的解釋,他嘆了嘆,能理解。
“你自己看吧,反正到報還有十多天,你也別著急。”
魏三碗一會要給大二的本科生上專業課,沒多留李安,最后叮囑了兩聲陪練課的事“李慕妍那個孩子你多上點心。”
李安點點頭,“老師您忙,我回頭復印完把譜子給您送回來。”
魏三碗擺手“你留著吧。”
出了校門左轉,李安來到一家打印店,將兩份譜各復印了兩份。
去往金華的路上他對大概看了看兩首作品。
相對比k271,他可能更喜歡k466。
這不是問題的重點,重點是他耳機里的音樂不只有鋼琴。
盡管這是一部鋼琴作品。
但其中不乏弦樂木管打擊樂等樂器的聲音在其中
而他眼前的譜子只有一行兩行鋼琴的左右手。
關于協奏曲式。
官方解釋,指一件或多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協同演奏,顯示獨奏樂器個性及技巧的大型器樂套曲。
簡而言之,鋼琴協奏曲就是一支樂隊為一架鋼琴伴奏的音樂作品。
大多數鋼琴協奏曲一開始多為樂隊先奏出一段帶有指引的引子段落或在一開始就呈現除音樂主題,幾小節或者幾十小節之后,然后鋼琴獨進入,開始在各聲部的樂器聲中猶如一只花蝴蝶般飛來飛去。
正如查爾斯對協奏曲的形象描述,最重要的事實是,現場聆聽一首鋼琴協奏曲,聽眾等待鋼琴家的進入,而當鋼琴家停止演奏時,聽眾則再次等待他的進入,但不可否認的是,鋼琴家只是舞臺的一部分。
從查爾斯的觀點出發,不難看出樂隊在一部鋼琴協奏曲中的作用。
他并不認為鋼琴演奏者與樂隊之間可以拆分。
李安不認識查爾斯,但他也持相同的觀點。
他曾練過三部鋼琴協奏曲,一次和整支管弦樂團同臺演出的經歷。
那次舞臺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他坐在鋼琴前演奏,身后是一支龐大的樂隊。
甚至連指揮在個別段落的處理都要聽從他的,那一刻他宛如神明,用鋼琴調遣其他各聲部樂器,主宰著舞臺上的一切。
所以再拿到一部鋼琴協奏曲,他的視域已不再僅僅局限于眼前的兩行鋼琴譜。
聽著音樂,他仿佛看到了小提琴的揉弦,大提琴的撥奏,長笛的吐音和大管低音的長鳴。
等等等等。
合起樂譜看向窗外,一陣秋風刮過,兩片泛黃的樹葉從樹枝上脫落,飄飄蕩蕩的隨著風,飛向未知的境地,恰如他耳邊剛剛落下的那聲單簧管,嗚咽這湮滅在排山倒海的弦樂中。
接替他的是風趣帶尖兒的長笛,敏捷靈巧,又暗含著一種致命的危險在其中。
所以長笛又扮演著某一個角色
莫扎特在書寫這一段音符的時候究竟腦海中是怎樣的場景。
想到此處,李安出神的笑了。
他很想一探究竟。
遺憾的是車子到站了。
扎下耳機,他裝起譜子從容的的走下公交車,踩著秋風重新回到人間。
至少剛才有那么一刻,他的神識穿越到了二百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