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一點點不甘心。
“老師,我什么時候才能開始練習原速”
“等你長的那么高的時候。”
李安小聲看向不遠處正在和家長說話的賈璐,小車也望過去,然后抬手平放到自己的頭頂上。
和賈老師比了比,“”。
接著聽到一旁,“這周作業寫完了嗎
她扭著脖子還在看賈璐的方向,聲音沒什么情緒“寫完了。”
“很優秀。”
電梯停到九樓,車琳轉過頭,兩步跨進去,身后的小書包里發出兩聲晃蕩聲。
轉身,“老師再見。”
李安揮手“下周見,好好練一輪曲目,回去記得讓你爸爸給我打電話。”
由于昨晚陳璇睡得不好,午飯后的時光陳璇選擇睡一會兒。
“一點五十叫我。”
于是四號教室的辦公桌被分為兩半,一半歸她,另一半歸李安。
一個睡覺,一個寫成長檔案。
寫完車琳和王小虎的之后,他開始寫小北的。
今天關于小北的內容他寫的比較多,光是教學部分內容,便是寫了滿滿半頁。
除了教學內容以外,他還寫下了一些今日教學的反思在里面。
小北今天的表現超出了他之前的教學認知范疇。
他寫之前從頭看起,把小北每一節課后他所填寫的成長檔案內容都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
通過這些有形的文字記錄,他發現自己的個別教學觀點存在狹隘的一面。
記錄里他發現,為小北的教學思路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對于孩子通過解決一系列問題之后,將會得到提升的內容上,他的估值是有偏差的。
就比如今天,小北通過暑假之后這一段哈農、599配以巴赫初級鋼琴教材的學習之后,就給他帶來了超出預期的驚喜。
他是真的感到意外。
然而這只是問題的表象。
引申出的問題是
孩子的天賦在學琴的過程中固然重要,但是作一名老師,是否應該避免把孩子的天賦和對孩子的成長預期進行某種程度的捆綁。
或許有些孩子就是心智發育慢,老師是否可以給予那些看起來不太靈的孩子多一些關注和引導。
視情況改變一下大方向的教學思路。
或許意外和驚喜就在下一個階段呢
小北今天所展現出來的進步可以說皆大歡喜。
這一方面得益于孩子自身的認真刻苦,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說是他的教學方案成功。
但要讓李安說句實話,他只能說是小北和他的運氣好。
按照時間進度,他不知道小北哪一天就會突然節課。
所以為了在這一天來臨之前,讓小北掌握更多的鋼琴知識,這本599結束之后他不會再讓小北彈什么技術性練習曲。
他覺得哪怕小北只用扎扎實實的練完599和哈農,將來面對大多數場合也基本夠共用了。
他從沒考慮過小北在過程中會發生什么驚喜變化,無外乎就是進一步的凝練手指手腕的基本功。
若是按照他之前的想法,小北彈完這兩本書之后不再進行有針對的技術訓練,而是去學習一些大眾通俗的東西,那么小北可能真的一輩子就只能停留在599這一階段了。
可現在他會想,即便小北彈完這兩本沒有什么驚喜出現,可如果再繼續往下呢,在她能保證學習、在她的家庭準許的情況下,繼續去練習車爾尼849、去練習部分小奏鳴曲和巴赫作品,或許某天。
或許某天驚喜就從天而降。
從前李安可能不太信,因為一個孩子的天賦就決定了他她能走到哪。
可經過今天上午,他覺得自己應該反思一下了。
還是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