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在旁人來看略顯怪異的起始手架卻讓奧拓聯想到了別的東西,他只等接下來出現的第一組音程的音響效果。
“噹”
充實的音響沒有雄偉,隨著李安右腳的踏板松開,右手小拇指極為小心的輕輕抬起,同時食指下行向降b音移動。
“噹”
接著一組同樣充實卻略顯微弱的下行音程再次飄向空中。
半踩的踏板再次送開。
“噹”
雙手同時下鍵的第三聲,低沉的暗淡的聲響像是暗示著一種悲劇性。
細膩的告別動機,三組下行音程就在李安的一呼一吸間完成。
似是對這個開頭還算滿意,隨后的李安演奏表情明顯看得出多了幾分輕松,指下流利的走句毫不拖泥帶水。
飽滿富有顆粒的音色令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當主題動機以另一個面目再現時,他的目光緊隨著樂譜上記錄下的標記,通過細微的手指加速,將別離場景中的不舍情緒進一步放大。
線性的旋律,充沛的詩意,給人以淡淡的愁緒。
直到快板的進入,李安雙臂高抬直落以一記深度落鍵將音樂情緒激起。
厚重的半音下行和旋律上方再次出現的動機齊頭并進,明媚金色音響給人開闊的視域,使聽者心中豁達。
整個快板段落中,華麗流暢的旋律進行始終給人一種輕松看上去雖發自然,事先毫無準備的精準分寸。
快速密集音群如履平地,李安本無意向臺下展示什么,可此刻臺下眾人眼里,鋼琴上的手指從容的熠熠生輝。
沒有人擔心李安會在下一個音符出錯,也沒有人會有時間去思考這個問題。
雄健的主題籠罩著現場的每一個人。
盡管沒有大膽的句讀,沒有近乎夸張的強弱對比,但字字分明毫厘不爽的運指留音讓每個人都想一直這么聽下去。
如果金發女在鋼琴前展現的是樂思。
那么鄧仕祁展現的便是演奏氣質。
如果馬昱在舞臺上展現的是天賦。
那么李安在個鋼琴前展現的便是沉穩氣度。
李安的演奏太穩定了。
哪怕兩個主題反復到第三遍進行到六小節后,音樂終于走向降e的屬七和弦。
這本該是激動人心一刻。
他依然將復雜的音流庖丁解牛,像是力求使人聽清這里的音符,而并非情緒。
在走向終曲的過渡段,如火花般的動機變形在他手中一瞬即逝。
再現部后的結束部,音樂依然被穩穩地控制在演奏者的掌心之中。
抬臂
落指
兩聲間隔下的輝煌大和弦音隨著他的最后一次抬手,終于在流動的空氣中相聲匿跡。
收手。
靜。
“嘩”
一瞬。
臺下自發的掌聲機遇將不到80高的舞臺掀翻,不知誰人吹響了一聲尖銳的口哨夾雜在其中。
音樂落幕,誰才是今天的老大,這個問題似乎已經沒有意義。
消失了近三年的李安,用告別的第一樂章重新出現在校園舞臺,換來了在場每一個人的尊重。
金發女贊嘆這位師哥,其實她在讀本科一年級的時候就聽過李安在琴房里演奏的革命練習曲,那時她還小,更多的目光都注意到了對方的臉。
今天再聽對方的演奏,她只覺心潮澎湃。
鄧仕祁是真正意義上第一次聽李安彈鋼琴,教師節一面之緣,李安給到了他這些年少有的、作為魏家班一員的溫暖,尤其是他敬酒的時候對方那句親切的都是一家人,別這么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