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關系到一周后三個孩子的二輪比賽。
影片的第一個矛盾沖突終于出現,三號廳一瞬變得更加安靜了。
相比這里的緊張氣氛,x老板的酒店大堂此刻顯得更加愜意。
櫥窗前不知名旅人正在大秀著一段流行音樂,簡易的伴奏織體與不時慌亂的節奏說明這一位只是一名鋼琴愛好者。
酒臺坐著一伙年輕人,有男有女,他們正聽著音樂喝著飲品,談天說地。
有人等待著后天的比賽抽簽。
有人等待著十八號晚上的酒店活動。
參加過前天晚上的酒店活動,老湯已經愛上了這個地方。
他、師爺和另外一個從武院前來參賽的朋友,三人前天晚上正準備出去逛逛,還沒出電梯,就聽見了大堂內的鋼琴動靜。
有人在彈奏德彪西。
三人來了興致。
下樓一看,鋼琴一圈圍了不少人,酒臺附近也快坐滿了。
一打聽才知道這是吉格旅店每周不定期鋼琴沙龍活動。
新鮮。
三人掃碼入群,發現今天的主題是德彪西和半個蘋果。
很簡單的活動規則,參與者自行演奏一首鋼琴作品,曲目作品自選,可二度創作,但必須圍繞著德彪西和半個蘋果。
全場最佳便可從譜墻上選一份樂譜帶走。
更新鮮了。
出行計劃作廢,三人很快融入到了活動當中。
酒臺左右一打聽,除了兩個固定的組織者,基本每周來參加這個活動的人大都是附近的古典鋼琴愛好者。
有音樂學院的學生,也有醫生,也有旅客。等等等等。
雜七雜八、各行各業什么人都有。
雖然每次來到活動現場的人數不等,時而多時而少,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
用x老板的話說,他沒什么情操,只是給古典鋼琴愛好者們個可以輕松交流玩樂的地兒。
這話吳復生不擔信,甚至有點敬佩這位x老板的做法。
古典鋼琴只能在音樂學院和沉悶的音樂廳里出現嗎
古典音樂只能以嚴肅的方式出現嗎
x老板的鋼琴沙龍給了他一個可見的答案。
前天他親身經歷了。
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討論著交流著,他本以為自己站在這條食物鏈的前端,但沒想到一個穿著很商務的老哥聊起德彪西的故事頭頭是道,有一些他都沒有聽到過。
更有一個被大家稱為美術老師的女孩將德彪西、蘋果和一本書,三者聯系到一起,談到了物質和精神,自由和束縛。
書名叫帶上她的眼睛。
那一刻他就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這就是他理想中的鋼琴同好俱樂部。
類似的地方他在海市也見過不少,但大多數都是以藝術之名販賣高雅、賺票價以及高額酒水。
他去過幾處便對這類地方不再感冒,理由也很簡單
388一張票,88一杯飲品,他是去找組織的,不是去看一對對小情侶成雙出對打情罵俏、聽“懂哥們”吹逼拉轟的。
沒勁,很他媽沒勁。
吳復生正在幻想十八號晚的活動主題,忽然
“十八號二輪成績就公布了吧”
說話的是一名來自沈院的參賽選手,和在做的大多數人一樣,他也是借著來參加比賽的機會慕名而來看看這家酒店。
此刻他的話音落下,眾人不禁被拉回到大后天即將開始的正式比賽。
在座七人,有五人將是本次比賽的對手。
就在這時,大堂里的那位業余旅人玩完從鋼琴前站了起來。
第一個鼓掌的是酒店前臺。
第二個鼓掌的是吳復生。
“十八號下午五點大賽公眾號公布。”
老湯說著也鼓起了掌。
12月13號,看起來還是尋常無比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