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康斯坦丁伊古姆諾夫學派對于他來講就陌生了許多,但其核心內容卻讓李安極為感興趣。
該學派的主題格調是以抒情主義為主,伊古姆諾夫在俄國被稱為“真正的抒情鋼琴詩人”。
伊古姆諾夫學派主張在詩和畫當中尋找音樂形象,認為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演奏者的首要任務是抒發情感。
其學派的另一大特點在于其對鋼琴音色的理解和認識。
李安來來回回仔細分析了好幾遍這一章節的內容,內容雖不多,但每句話對他都有著啟發。
聲音發出后要注意傾聽聲音的延續,要從根本上避免和消除敲擊的聲音。
說道這個敲擊鍵的聲音,他今天晚上還在幾處弱奏練習的地方專門留意。
但是并沒練出什么成績。
發力是在下鍵的一瞬間開始的,而不是在下鍵之前開始的。
而這句話就給了他不小的提示,這是一個意識問題。
一邊看著書,他左手一邊在酒臺上嘗試著去找落指一瞬間去發力的感覺。
如果此刻有臺琴。
他抬頭向安靜的櫥窗望去,接著拿著書起身來到前臺。
詢問得到肯定答復。
“可以啊。”
前臺小妹笑起來有點甜。
來到櫥窗前的sk5,李安拍了拍屁股,然后落座。
結合著晚上的練習和此刻腦海中的想象,他先摸了兩組慢速的音階。
這音色好贊。
有種鎂光照射下的華麗色澤。
不過他知道這和他沒關系,純粹是鋼琴帶來的加成。
發力是在下鍵的一瞬間開始的,而不是在下鍵之前開始的。
眼前再次飄過這句話,李安這次雙手手腕起的手勢比剛才抬的低了大約五毫米。
下鍵。
雙手落下在感覺要碰到琴鍵那一刻他才將意識集中在指尖。
像是帶著“嗡”的一聲噹響。
一瞬他像是悟了。
這感覺太玄妙了。
接著再試一次,不對
再試,不對
再試,不對
連著試了七八遍,再沒有出現剛才哪種嗡響的感覺。
李安
剛才是瞎貓碰見死耗子了
李老師不服了。
接著一變又一遍,就只彈音頭。
很可惜。
再沒讓他碰著過一次。
耳朵和手指都有點麻木了。
感到了心中漸漸升起的急躁,他收起雙手輕吐一口。
打消了繼續嘗試的念頭。
回憶了一會剛才第一遍的演奏,他就坐在鋼琴前翻開書繼續看了起來。
他打算等身體放松下來,一會兒再試試。
接著伊古姆諾夫學派,李安翻到了第三個學派。
戈登威澤學派。
該學派的特點之一在于帶有明確目的性且音樂內容豐富的炫技演奏。
在對于“細小技術”中的快速經過句彈奏和訓練方法上,有著一套獨特的體系。
至于什么獨特的體系,書里沒有詳說。
所以李安只能眼巴巴的饞一饞介紹中的“細小技術”,遺憾的再次翻頁。
終于到了最后一個學派薩米爾費因博格學派。
大概是因為意外得到了殘缺筆記的原因,大概是心中有那么一點點江湖武俠的情懷,李安總是隱隱有感覺自己像這個學派的外門弟子
此刻眼前一行行印刷字跡給他一種正在看門派介紹的感覺。
費因伯格學派的特點在于對鋼琴演奏藝術客觀的態度,主張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演奏。
此學派極其重視個人情感的表達,在不改變作曲家本意的情況下自由宣泄情感和思想。
結合筆記里那句鋼琴演奏需要同時保持冷靜的頭腦和火熱的心靈,二者缺一不可,經過這幾個月來的練習,李安如今對于這個學派的特色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用他的話說就是拒絕墨守成規。
說來這和他的性格多少還是有些出入,但也無妨,沒有哪條規定指出性格沉穩的人就不能在藝術表現上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