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余的觀眾聽氣氛,專業觀眾聽內容。
然而評委們早已在吳復生按下第一個音開始便開始尋找關于這首作品的蛛絲馬跡。
無疑,在每一個評委聽來這個開頭都是完美至無懈可擊的存在。
吳復生一開始連續三個粗野的和弦展開了雄渾豪壯的進攻之歌,以雙重的強奏的作為輝煌的開篇。
隨后在d到f的三度進行中清晰的將音樂情緒的遞進呈現,讓人聽起來仿佛這便是音樂的動機。
然而當他左手一記略顯突兀的降b音到右手的d這一情緒轉折出現后,旋律色彩仿佛一瞬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
這時聽者立馬肯定,埋藏在絢爛音響洪流中的動機出現了,而不是將剛才的內旋律視為動機,并帶著一往直前的氣勢。
至此,評委席上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評委都給吳復生的第一樂章開篇在心里打了一個滿分。
回頭看,并不復雜。
吳復生還是按照傳統的學院派風格將開頭四小節看做一個完成的大句子而非兩個小句子的組合。
這樣使句子更長,氣息更寬廣。
但話雖如此,明白并不意味著能將其在鋼琴上呈現出來。
吳復生在此不僅向臺下展現了他強悍的音樂布局能力,同時手上的技術更是不用多說。
一個動機鮮明的fff開頭,同時也為后面即將進入抒情的段落留下了充足的發揮余地
隨著音樂進入舒緩的段落,音樂的空間仿佛打到更開,不多時便將整個音樂廳籠罩在內。
宏偉壯麗的樂章徐徐向前,向前。
三度音程在吳復生指下控制著主部和副部等一切主題材料和調性關系,滲入長顫音和半音化旋旋律,至此音樂已經從古典主義時期的色彩逐漸走向浪漫派。
后臺梁春雨聽到這里,心中為吳復生點了個贊。
對方的這個處理方式是他所喜歡的,只是他的老師并沒有讓他按照這種方式處理。
他二輪雖然也彈了這首作品并且拿到了第一名的成績,但他不認為自己在這首作品上比對方彈得更好。
不過他今天為第三輪準備的華爾斯坦,對方也已經在第二輪彈過,他有把握在華爾斯坦這首曲目上壓過對方。
帶到音樂進入第四樂章,梁春雨轉身離去,后面的部分他不用聽了。
距離他上場還早,他打算回休息室休息一會兒。
一會兒第二個上場的高金瀚他就不用聽了,都是老熟人,不出意外應該也能進入決賽。
剩下的選手里,在他眼中大概還有曾夢邱和姜笙能進入決賽。
擺在明面上的實力就在那放著呢。
據他得到的一點內幕消息,兩名外國選手只有一人能進入決賽。
兩名選手他已經仔細研究過,從今天公布的曲目來看,韓國選手進幾率大一點。
決賽名額就六個,如果以上劇本都不出意外的話,那就還剩下最后一個名額。
理論上剩下的九名選手都有機會去爭奪那最后一個名額,就看誰的運氣好了。
回到休息室,梁春雨打開了華爾斯坦奏鳴曲的譜子。
在他隔壁的隔壁,李安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從來到音樂廳,他就直接來到了屬于他的休息室。
上臺之前,他不打算聽任何人的演奏。
此刻他腦海里的那種聲音形狀越來越清晰,時而有安娜塔西亞的感覺,時而有薩米爾的感覺,時而又有幾個康斯坦丁伊古姆諾夫學派的明亮音頭感。
可以說連日來的各種練習和思考在今天下午都從他的腦海深處涌現,或組合或進行自我改良,總之李安此刻還在梳理他們。
舞臺上的第四樂章已經進入第四樂章尾聲。
整個樂章吳復生彈的舒緩而平穩,不再具有第一樂章的激情和第二樂章的理智,以及第三樂章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