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細的小手腕帶著一個小弧度落下,左手四指落鍵,同時穿著黑色小皮鞋的右腳跟著踩在延音踏板上,四指微微停頓片刻,隨后一個大跳按連續按下兩組相同的和弦,松踏板。
一套完整的帶踏板的左手三拍起句完成,整個動作順序井井有條,順暢無比,給人以點點優雅的感覺,此刻的路上視角可以說完全忘記了這還是幾秒前那個表情呆滯的小女孩。
而專業評審的視角里,這孩子好放松,像是有著豐富的舞臺經驗。
再說這個起句,林幽幽在聽到車琳第一個音做了完整的保持音處理那一刻,就感到這個孩子可能會帶給她一點驚喜。
這種保持音不好做,做多了會影響整個起句的速度,做少了會給人一種節拍不穩的感覺。
只有做到剛剛好才能增強三拍子節奏特有的抒情律動。
想做好,必須有兩點先決條件。
其一是手指對觸鍵力量的控制。
其二是對音樂的感覺,要能敏銳的把握到三個音之間的距離關系,可以講明白,但實際操作起來,非常不容易。
聽完前三小節,林幽幽終于看到了一個配得上專業少兒組這五個字的小選手了。
除了這孩子的表情。
隨著右手主旋律從第四小節進入,一直到第二十小節,全部的十七小節全部都在做富有表情的歌唱性旋律演奏。
跳動的音樂色調像是夏日午后的池塘邊,一群孩子在嬉戲玩鬧,給人以歡快愉悅。
然而現場只有作為演奏出這一音樂感覺的小演奏者,仍然一臉呆呆的樣子。
這給林幽幽一種略顯怪異的感覺,音樂中每一個換氣動作都恰到好處,可這孩子怎么就沒點表情呢。
當然,這絕不是減分項,她只是有些好奇,孩子的老師也不幫孩子整理整理嗎。
“我們能帶點表情嗎”
初代車琳的第二節課上,李安覺得他碰上了教學生涯中的另一件難事。
別的孩子都是手上問題,這個孩子是表情又問題。
車琳看著他,再次呆呆地點了點頭。
五分鐘后,李安放棄了。
他想著等孩子大點再說吧。
近乎完美的第一段過后,第二段從21小節開始,出現了雙音的演奏技巧,林幽幽下意識將評審標準再度提高。
演奏好雙音,對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大多數孩子而言,是絕對的大難點之一,不排除了幾所音樂名校附小的孩子。
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如大人,他們很難有意識去體會他們同時所按下的兩個音在不同的時候需要不同的指尖力量去對待。
有時處于高處的音要重一些,有時處于低處的音要重一些,有時需要平衡兩個音的音量。
現實的情況中能夠做到雙指同時整齊下鍵對于大多數琴童來說已經是優秀了。
因為聽到這名小選手前半段的出色發揮,林幽幽自然期待對方后半段的演繹。
舞臺上,這一段可以說是車琳的小小血淚史。
因為這首曲子是田老師交給她的,當時田老師并沒有在這里給她提過什么問題,而李老師給她提要求的時候她早已練的滾瓜爛熟。
“必須改。”
她想改,可談何容易。
不容易也得改,哪怕一組音一組音的改,她想彈成李老師說的那個樣子。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周的斯科,最終老師終于說可以了。
此刻她打著十二分精神演奏著這一段,盡可能調配著手指用強弱不同的雙音營造出一種熱烈的舞蹈場面。
這一刻,有心人或許能注意到,鋼琴前的小小少女目光中多了些別的東西。
隨后音樂在鮮明的節奏和清晰的拍點中歡愉的落下帷幕。
演奏結束,小車起身轉向觀眾席扶琴鞠躬。
第一道掌聲來自觀眾席左側前方,她起身望去,看見了嬉皮笑臉的王小虎。
接著在熱烈的掌聲中走進后臺。
后臺她的爸爸阿姨弟弟用同樣的掌聲迎接著她,她接過阿姨遞來的水,喝了一口接著問他爸要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