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左手翻腕間整個手型都降低了半指高度,力求通過快速的指肚觸鍵來保證三連音的豐滿以及均衡的前進速度。
一個合適的前進速度就像一汪清泉般鮮活流動,但還缺少幅度和色澤。
在與樂隊的對答中完成了第一樂章,李安迎來了他的第二樂章。
同樣的,悲壯的弦樂將整個大廳帶進了一片灰色彌天的沉重當中。
然而李安并不試圖用明亮的琴聲打散這樣的氛圍感。
莫扎特的音樂是平衡的,但這并不意味著演奏者一定要在樂隊與鋼琴之間找一個可以爭鋒相對的點,然后再解題。
在李安看來這樣的平衡過于膚淺。
莫扎特的平衡是復雜的,甚至是矛盾的。
若是簡單地把莫扎特歸納為幾個特征,那無疑是一種詆毀。
演奏者只要稍一大意,便會為了刻意追求平衡而滑向古希臘式的飄逸優雅,或是光和愛譜寫的輝煌。
所以演奏莫扎特,在李安看來必須要在自由和固定中隨時切換。
流水不爭先。
波瀾動遠空。
沿著第二樂章的濃郁悲愴,李安選擇將這種情緒繼續擴大。
幾乎達到了在音色上的過渡雕琢,他用極其細膩的觸鍵把副部主題中的每一個音符都放大了一般。
增強的感情色彩在顆粒感碩大的陳說漸漸散發出色澤斑斕的詩意。
“噹”
忽然,令人無比陶醉的曼妙音律中出現了一個極其刺耳的不和諧音。
然而鋼琴前的李安淡定自若的繼續彈奏下去,像是根本沒有被這樣一個錯音所影響。
一直將第二樂章彈完。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樂章結尾處他又錯了一個音。
此刻已無傷大雅。
音樂一進入第三樂章,整個音樂廳便在樂團激昂澎湃的演奏中進入了最后的高潮一般。
李安雙手火力全開,開始了最后的跑動。
臺下安娜西塔亞聽到如此動靜的第三樂章不由感到一絲驚訝,這名選手正在模仿她的處理。
沒錯。
除了控制著絕對的速度,李安在這個樂章不再有任何顧忌。
由于對于這一樂章沒有任何準備,他彈到這里腦海中只能想到前段時間上過的大師課。
西塔亞大師那如同小精靈般的音色他在大師課后也悉心研究過一番,于是便在這一刻拿了出來。
聚光燈下,漫天音符。
李安的演繹越富激情,現場的氣氛就越高漲。
到了最后的最后,熟悉k271的人已經再也看不到哪怕一點點k271的影子。
演奏家熱衷于填補莫扎特音樂圖譜上空白處時,但必須有一定的范圍,使受過良好音樂教育的聽眾,不至于豎起耳朵才能聽明白。
這話雖然不假,但前提是演奏者必須能將譜子背下。
只見最后一刻,金色的舞臺上,鋼琴前揮灑著汗水的演奏者早已開始了即興。
圍繞著樂章調性的高難度技巧快速音群跑動,未加思索而揮就的詩意吟嘔。
歌唱性的沉浸,極致靈動的靈感之流。
所有這一切,最終化作了一個現代鋼琴演奏者想問莫扎特的一句話。
在這樣一個時刻。
“莫大爺,為什么k271不是兩個樂章”
這樣他就不用紅著臉在全國人民面前玩莫扎特即興表演了。
真的,很難把這當成一種很美好的感覺。
隨著鋼琴聲部的最后一組音落下,侯振濤雙手一收,樂隊完美收場。
上一秒還無比恢宏的大廳,下一秒靜的鴉雀無聲。
觀眾們似乎還沒準備好結束,但音樂確實到了結尾,還有一些人認為這首作品不該以這樣的方式結尾。
直到此刻,依然還有人沉浸在剛才那段令人無法自拔的第二樂章當中。
可是k271的三個樂章的的確確已經全部結束。
李安也已從鋼琴前輕輕站起。
無論如何。
他盡力了。
下一秒。
“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