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回到家的時候,蒸米飯鍋氣撲鼻而來,叮叮作響的廚房,陳老師正忙碌著準備晚飯。
“回來了。”
兩個人幾乎異口同聲,李安換鞋去衛生間洗了個手,接著來到廚房幫忙。
“呦呵,這是白菜粉條燉豆腐嗎。”
案板上的毛豆腐塊,盆里泡的粉條,陳璇手里正在洗的白菜。
三樣食材加起來,真相大概只有一個
“下午大家在聊怎么帶飯方便省事,正好王姐來了,就給我們傳授了一些廚房小經驗,然后給我們推薦了一個最適合冬天的懶人菜品。”
“美麗姐兩口子會搗鼓吃。”
李安說著抄刀開始切豆腐,手動著不忘繼續環顧,瞧了一圈什么也沒發現,“沒點葷腥啊。”
陳璇抱著洗好的白菜走了過來,“饞肉了”
李安“到也不能說饞。”
陳璇“王姐今天下班的時候給了咱們一袋她老公做到風干臘腸,我就計劃晚上切兩根蒸一下,再搭個帶湯的素菜。”
李安忍不住贊嘆“滿分設計。”
陳璇“白菜怎么弄,切嗎。”
李安“你放著就行了,我處理完你來做。”
陳璇“辛苦咯,那我先把茄子皮削了。”
李安“好整茄子”
陳璇“哼哼”
半小時后。
鮮美的白菜,燉出眼的豆腐,搭配絲滑的粉條,再來一片辛香嚼勁十足的臘腸,幸福就差一口熱氣騰騰的大米飯。
“來了來了。”
李安端著兩碗米飯走了過來,“怎么今天蒸了那么多米飯。”
陳璇“明天要帶飯啊,笨。”
一頓溫馨可口的晚餐端就在眼前。
再沒有多余的話。
兩個都市打工人抄起筷子就開干。
整天的疲憊在一口飯下肚那一刻,消減了七七八八。
借著三分飽,李安開始分享他下午認識的新朋友。
陳璇聽著有趣,聽完兩人下午的對話內容,她也覺得這場音樂會到時候可能會呈現一些預料之外的東西。
至少目前來看傅天鳴的想法不錯。
作為一臺音樂會的舞臺總監,他更關注音樂會主角的本身,而不是一些刻板流程。
“挺好玩的一個人,還有他的女朋友,手里一直掛著一個攝像機,明天下午他們來找我,介紹你們認識一下。”
陳璇“明晚要不要請他們吃個飯。”
李安“到時候看,吃飯方便,看他們時間。”
飯后李安來到鋼琴前伸了伸腰,接著坐了下來,今晚他打算再練練告別。
陳璇休息了一會開始忙活明天一早要帶的午飯。
今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她給季洋買了一個飯盒。
李安既然安排季洋接下來這段時間呆在昱東練琴,那么她也不能看著這個孩子成天中午在外面吃飯。
再者她和李安也要吃,每天也就是多蒸點米飯多炒點菜的事。
這邊正撥蔥,客廳已經響起了清脆的鋼琴聲。
下午在討論貝多芬作品的時候,李安和傅天鳴在四首作品的演奏順序上面出現了一些小小爭議。
李安的想法是上暴風雨開場,接著演奏悲愴,下半場暴風雨開場,告別作為收尾。
這個順序方案是他從觀眾的角度出發,最大可能保證觀眾的注意力不會在九十分鐘里出現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