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兩位大領導,這場音樂會不僅僅是關系到李安個人和鋼琴系,更關系到蓉城音樂學院的精神風貌。
顧平看完之后贊不絕口,他和李院提議“不如咱們借著這次機會做一個優秀畢業生的系列展演吧。”
李院起初決定要給李安開這場專人音樂會的動機也并不僅僅是因為對方在新海杯的賽場上為蓉城院取得的榮譽。
近三年來蓉城院的生源質量下滑嚴重,這是學院眼下面臨的問題。
盡管其中涉及到地域區位因素,涉及到社會口碑因素,但關鍵點在于這些年學院學子中沒有出現什么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人物。
海外大賽沒有獎項,國內學術教研沒有成果。
這就逐漸導致蓉城院在九大院校里面的影響力越來越低。
淪落到今年只能靠擴招的方式來吸引考生們的目光。
所以怎么才能讓優秀考生的目光重新聚焦到蓉城院,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李院很久了。
“先看看這場音樂會的反響吧。”
如果眼下這場音樂會的效果非常好,可以考慮做一個優秀畢業生的系列展演活動。
李院對于節目的質量是有信心的,如果不是傅天鳴在中間搞的那些個小插曲,整場彩排可以說是已經達到了她的預期。
現在的問題就是關于傅天鳴通過大屏幕融入到音樂演奏當中的那些視頻畫面。
李院今天有認真在看他兒子的想法,單從最后呈現出的舞臺效果而言,其實還不錯。
有點像一場將鋼琴擬人化的舞臺劇。
故事腳本圍繞著一個年輕的鋼琴老師的日常生活展開,不同的曲目應對不同的生活片段,看得出來,兩個年輕人這幾天費心了,甚至細節到每一個樂章都設計的格外巧妙。
讓人有一種聽音樂看故事的感覺,并且始終沒有脫離貝多分音樂的精神內核。
不為困難,對生活的抗爭,積極向上。
整個四部曲欣賞下來,價值觀正確,具備一定的正面引導意義。
這種音畫組合的獨奏會形式在國內并不是沒有出現過。
但多出現在一些藝術類院校跨系專業之間的畢業匯報表演上。
放在眼下這場音樂會,這樣是否真的合適
她現在有些搖擺。
這個方案是她通過的,當時電話里她同意對方穿插一些現代舞臺元素進去,可是她沒想到傅天鳴最后還是沒有拿捏好其中的尺度。
到底這不是一場屬于李安個人的音樂會。
而是一場屬于蓉城音樂學院面向社會的匯報演出。
掌聲落下,李安和傅天鳴兩位主創再次走到舞臺前方深深鞠下一躬。
就在這時。
“開個會吧。”
觀眾席第五排,李院起身,接著一旁的顧處也站了起來。
舞臺上,李安傅天鳴二人還喘著粗氣,聞言相視一望,心中頓時都升起了一絲不妙的預感。
“沒事。”
李安示意傅天鳴放松,“別說我還挺喜歡你做的這些設計,昨天怎么不提前給我看看。”
傅天鳴笑了笑“哎,這不是也想給你個驚喜嗎。”
一場長達兩個小時的彩排討論會議結束,眾人最終討論出了一個新方案。
談不上平靜的兩天一晃而過。
1月17日。
06:50。
李安起身按掉鬧鐘,打了個大大的哈氣。
距離音樂會還剩0天
手機屏幕上的備忘提示如期而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