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插曲過后,待現場安靜下來,李安接著開始演奏第二樂章。
緩緩抬起手腕。
第二樂章,如歌的柔板。
貝多芬說一個人可以讓鋼琴唱歌,只要他有這種感覺。
落鍵。
一枚金色的音符從鋼琴上空緩緩飄起,它飄的那么慢,那么小心翼翼。
如同一個躺在嬰兒車里的孩童緩緩的睜開了眼睛,好奇的打量著一切。
細微精致的東西向來不是以斗爭為精神的貝多芬所擅長的
人們只是沒有去真正的關注過他,這個要扼住命運咽喉的矮個子男人,也有溫柔的一面,也會柔弱感傷。
這一刻,音樂與第一樂章尾聲的巨人形象產生了強烈的對比。
也狠狠的拽住了每個人心里最脆弱的那個部分。
每天為生活而奔波的現代都市人群,有誰至今完好無損。
孤獨嗎,不安嗎,疲憊嗎,對下一站人生迷茫嗎。
多久沒有為自己安靜片刻了
李安相信在每一個年代,總會有為了貝多芬而安靜下來的時刻。
這里沒有空空而談,沒有假笑,沒有毫無意義的消耗。
它像一首溫煦動人的詩,不見任何哀怨或絕望
李安平靜的演奏著。
這一刻,他也在為自己尋找著那短短幾分鐘的片刻寧靜。
在今天。
人們更加需要學會自我治愈,貝多芬的慢板樂章,就是最好的藥引。
當時間在真摯的音樂中走完最后兩分鐘,李安幾乎快要從中醒了過來。
他需要醒過來,需要回到他的音樂會,回到他的奔波。
而在他不知道的角落,一個打著領帶的中年男人已經熱淚盈眶。
中年男子任由眼淚劃過面孔,低頭再次看向手中的節目指南。
明知生之羈旅充滿艱困,依舊心意篤定,仰首前行。
生活并不殘酷,也并不完美,也絕不平庸悲愴
傅天鳴你信嗎
李安我信
一道明媚的旋律忽然登場,讓人措手不及,緊接著第二樂章的尾聲,以華麗姿態登場。
如巴赫在古典主義世界黑夜的曠野中奔跑。
人們鐘愛的悲愴第三樂章。
如期而至。
盡管第二樂章慢板和快速的第三樂章都采用了回旋曲式。
但前者是抒情。
后者,是熱烈而略帶戲謔性的追逐。
有人說貝多芬也是個幽默的人,你信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