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組極具穿透力的跑動從他的指下兇猛躍出。
觀眾癡迷的望著舞臺上的他。
這一刻,李安的身上仿佛不再被某種神秘光輝所籠罩。
他的神情不再淡漠,目光閃出灼熱,跟隨著頭顱甩動的發梢在金色的臺光下熠熠生輝。
李安從沒有如此演奏過這首他最熟悉的暴風雨。
他仿若忘掉了格式,忘掉了傳統。
不知從哪一個動機開始,他開始聆聽身體本能的暗示,用雙手在主題與和聲張力之間尋找線索,尋找生活與藝術之間的那一塊平靜的港灣。
“噹”
又是一句充滿了復雜而宏偉的深刻音響。
他雙手高抬低落,抬頭仰望舞臺上空。
他第一次發現,原來舞臺上空距離自己是那么的近,像是抬手就能觸碰到。
隨著他指下越發用力,音樂中的天海對峙終于再次浮現出命運的沖突感。
力量在傳遞中聚集奮起,從蓬勃到肅穆,最后一刻發揮至極。
“噹”
而就在下一個瞬間。
天海間寬廣的搏斗景象忽的一下消失不見。
畫面回到金色舞臺,鋼琴前,李安已是滿頭大汗。
第一樂章組后一個主題以d小調和弦的擴展功能結束,音樂以一種平靜寧和淡出舞臺。
再次彈手。
風和日麗的平靜海面再次出現。
李安的表情也柔和許多,指下每一個音符都充滿詩情畫意般。
仿佛在經歷了第一樂章的驚濤駭浪,此刻暴風雨后的寧靜顯得安靜祥和。
極致的浪漫主義,詩趣般的美感。
時間在音樂中一秒一秒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如吃飽了甜美的勝利果實。
第二樂章在一片祥和中悄然結束。
音樂終于再次來到第三樂章。
解放自我的李安老師回到他最熟悉的手指跑動。
而在今天。
在這最后的一個樂章。
在他的個人音樂會上。
那無窮動式的急迅隱音型不再只是夢里的若隱若現,也不在一種徘徊中散發激情。
從緊張猶豫到扎實有力。
李安第一次在暴風雨第三月樂章中直視前方,堅定不移的用雙手一路向前沖去。
這一刻,音樂為他開辟出了一條無可取代的熱情之路。
如果人生必須要經歷一次深刻的迷失,那么從現在這一刻開始,李安不在迷茫。
一路走到今天,他在尋找中前行,盲目、受挫、困擾、絕望、推翻、重來。
循環仿佛,像是被困在一個巨大的迷宮,周而復始。
直到這一刻。
李安依舊看不清前方的路,但他不在迷茫。
所有的情緒都已匯聚到著最后一刻。
整個音樂廳像是都在等待著最后一個爆發。
那個全場人最期待,最需要釋放的剎那
隨著現場愈發緊張的氣氛,空氣仿若在高壓中摩擦出無聲的尖叫
有人將拳頭緊握于胸前,像是待到那最后一刻與鋼琴前的演奏者一起發出那撼天動地的聲響。
“噹”
終于來了。
就在所有人屏住呼吸準備發出吶喊那一刻,鋼琴前的演奏者卻只是輕吐了一口氣。
十根手指輕輕跳動了幾下便在最后的終止處畫上了一個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