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三碗感慨萬千,從大師課,到新海杯,再到這一刻。
他抬起手,重重的落到李安的肩膀上,目光里少見的鄭重。
臺下掌聲再次響起。
魏三碗什么都沒說,轉身向臺下鞠了個躬。
一樣的九十度。
不待李安反應,魏三碗已經起身拍著手退到一旁,退出聚光燈,退出舞臺中心的位置。
這象征著傳承的一幕無法不讓人再次動容。
“嘩”
魏三碗的上臺是觀眾獻禮環節的最大高潮,高潮過后,之后還有一些陌生的的年輕觀眾捧著花束走上舞臺。
這些帶著些許崇敬走上舞臺的年輕人都有一種感覺,似乎走近李安才能發現對方和自己身上產生著某種可以共鳴的磁場。
就像是一位脫去禮服換上t恤牛仔褲,夏日周末在中央大街相遇互相揮手問好的老朋友。
其中一位讓李安大為感動。
“啊李老師我是你b站的粉絲,從去年九月份就開始關注您了,可以和您和合張影嗎”
“謝謝謝謝。”
李安雙手合十,滿足了這位從隔壁城市專門趕來的樂迷朋友。
直到目送最后一位送花的觀眾走下舞臺,李安仿佛又演奏了一遍暴風雨第三樂章一般。
精疲力盡。
腰部持續的隱隱作痛讓他幾乎快站不住了。
迎著掌聲,李安再次鞠躬,然后轉身回到后臺。
走進后臺他就近輕輕坐到了一個工作人員的位置上,傅天鳴把準備好的大衣重新批到了他的身上。
“辛苦了。”
“剩下的就交給我們了。”
說來長,實則很短,此刻距離李安演奏完暴風雨不過七八分鐘。
演奏者將曲目單上的曲目悉數奏完回到后臺,這并不意味音樂會就要結束。
以今晚四首曲目的精彩程度,哪怕手怕紅了,手怕痛了,觀眾的熱情在這一刻也不會消退哪怕一分。
他們期待李安的再次出現,就像悲愴后的月光,月光后的暴風雨。
現在暴風雨過后,接下來又會是什么呢。
指南里沒有再留下更多的內容。
人們猜想著,不由的再次舉起雙手。
“嘩”
“嘩”
“嘩”
這是只一次的輪番掌聲再沒有將李安喚出。
呼喚來的是舞臺上的燈光逐漸暗淡下去。
接著是觀眾席上空的幾組大吊燈也暗了下去。
就在一聲聲疑問在幽暗的大廳內響起,舞臺上忽然傳來一陣極其細微的鋼琴聲,輕快又忙碌,如鬧鐘一般。
專業人士馬上聽出這是貝多芬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中的另外一首。
f大調第六號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急板。
漸漸的琴聲越發清晰起來,令人緊張的節奏就像每一個睡過第一個鬧鐘的清晨。
李安返場了
大家努力的想瞧清此時舞臺上的狀況,這時舞臺上的巨大屏幕忽然亮起。
被照亮的舞臺上,此刻鋼琴前根本就沒有人。
然而下一秒大家的注意力便被屏幕上出現的畫面所吸引。
鏡頭的特寫在一組電梯號碼上,距離電梯降落到一樓還有24層。
一個不停嘆息看表的身影,穿著一件黑色羽絨服。
這不就是李安嗎。
沒人想到李安竟然以這樣的方式返場。
這是什么音樂會之系列小電影嗎
從拍攝手法來看,好專業的感覺。
可畫面的質感來看,又不像是電影。
不過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片子里的主人公是李安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