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聲韻到鋼琴考場就三分鐘不到的路程。
結果下午李安在電話里說不用。
鄭海濤左右琢磨還是安排上吧,用不用再說,到時萬一呢。
李安“都給你說了不用。”
鄭海濤笑“放心哥,沒提你名,反正都和人說好了,明天要是有需要你們直接過去就行,二號琴房鄭老師教室哈哈。”
李安“可以的鄭老師,明天你還來嗎”
鄭海濤“過不去啊哥,我得陪兩個學生去農大考小三門。”
李安“行,帶孩子注意安全,早點休息吧。”
掛了電話他輕輕嘆了口氣。
十點半。
睡覺前兩人最后刷了刷朋友圈。
一條五分鐘前的朋友圈讓李安的手指停了下來。
緊接著陳璇也刷到了這條朋友圈。
陳璇順手跟在文曉的后面點了個贊,“這是季洋的鋼琴嗎”
李安點點頭。
季洋五分鐘前發了一條朋友圈。
加油
文案下方的兩張配圖分別為她的小七和一段拍攝的貼圖文字。
看過李安音樂會的人大都知道這張文字貼圖的出處。
向陽而生,向光而行
兩張照片搭配簡短的文案無疑預示了季洋的某種狀態。
很不錯的狀態。
接著他看到這條朋友圈下方有很多熟人的點贊和加油鼓勵,以及季洋的一一回復。
盡管知道季洋是個很懂禮貌的孩子,但李安還是微微皺了下眉。
這也是為什么李安今天拒絕鄭海濤好意的原因之一,他不希望看到季洋因為一些事情感到自己被特殊對待的感覺。
因為他清楚這些其中至少有一部分不是沖著季洋本身去的。
作為季洋的老師,李安覺得季洋得到的關心和關注似乎已經有點過多了。
當然,這里面有他該反思的東西。
燕京回來到今天,因為想更好的拔高季洋,他把季洋從家里帶了出來,帶到了辦公室,帶到了音樂廳,帶到了飯桌。
這個過程難免會讓季洋結實到他的朋友們,一群年齡平均大她八九歲的朋友。
“你就放心吧。”
陳璇看出了李安的心思,從她的角度,季洋不是那種孩子。
李安“畢竟還是個高中小孩子。”
陳璇笑“再過幾天就十八了,不小了,放心,季洋沒問題的”
李安轉頭疑聲“她要過生日了”
陳璇“1月28。”
李安“那不剛好復試結束第二天。”
陳璇“是啊,不然干嘛讓你定29號的票。”
將話題轉移到季洋的生日禮物,陳璇說她已經準備好了。
“好啦,我們睡吧,明天還要早起。”
熄燈。
陳璇每一會兒便睡去,李安遲遲睡不著。
他一轉身就看見床頭那個草莓盒子。
又不時拿出手機點開那條朋友圈,見到王盼盼的評論后面沒有再被季洋回復,他心里才踏實一些。
冷靜下來想想,陳璇說的沒錯,季洋這孩子他是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