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師我我彈彈的行不不行”
“怎么不行,特別行。
拒絕了老季一家的邀請,蓉城音樂學院大門外,李安目送老季的車子向西駛去。
片刻后他扭頭看了眼蓉城音樂學院的大門。
接著帶上帽子,緊了緊肩上的包帶,雙手插進大衣口袋邁開步子向著馬路對面的公交車站走去。
季洋藝考階段的專業事宜到此結束。
回2501的公交車上,天色漸漸暗下。
李安縮在公交車的最后一排,躲在帽子里,望著窗外。
任由繁華的城市風光從眼前掠過,他的耳邊只有季洋最后那個鞠躬。
“謝謝老師。”
回顧這半年來與季洋的相處,他打心眼里覺得及季洋是個聽話懂事的孩子。
雖然有時和父母有點孩子氣,可她本來不就還是個沒滿十八歲的小孩子嗎。
從一個長輩的角度來看,作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季洋已經很乖了。
從一個老師的角度,他對季洋也很滿意。
對待學習勤奮刻苦、求知欲強,對待老師的態度就更不用說了。
有一說一,李安喜歡給季洋上課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這孩子有禮貌。
并且無論課上還是課下,有季洋在的地方,氣氛永遠不會失去活躍。
妥妥的小開心果一枚。
試問這樣的學生,有哪一個老師不發自內心喜歡。
可就是這枚總是把歡樂帶給別人的小開心果,從考場出來卻像是受到了天大的委屈。
除了無處釋放的壓力,李安覺的大概還有另一點原因。
季洋想證明自己。
帶季洋這么長時間,他一直都清楚季洋坐在鋼琴前其實并不自信,總覺得誰都比自己強。
從最開始的李慕妍到最后蓉大復試考場上的那個彈狂二的考生。
李安能從季洋的描述中感到一種藏在字里行間的自卑感。
就像是每個人都好棒、好厲害,除了她。
每每這個時候李安就想告訴季洋,你也很棒。
但他從沒有這么說過,因為他清楚在那樣的時刻無論他說什么季洋都會認為那是一種安慰。
事實就是如此,比起那些從小就得到正確引導掌握正確練琴方式的孩子,季洋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哪怕今時此刻,依舊如此。
這一點靠別人改變不了。
他也曾設法引導季洋讓季洋正視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
可經過幾次引導之后他便放棄了。
看似大大咧咧的小季,其實有一顆不服輸的心。
季洋的不服輸從來都沒有表現在嘴里,而是在練琴的過程中,問題解決不了誓不罷休,哪怕練至深夜。
尤其是在李安在燕京的那段日子,后臺記錄清清楚楚。
對于這樣一個不服輸、肯努力、又將自卑埋在心底的小季,他又怎么能繼續讓對方坦然的面對自己的不足。
或許這里有他作為一名老師經驗不足的地方。
可他在這個問題上真的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他也只是個26歲的青年,沒有那么多的人生經驗。
他能做的只有幫季洋變強,讓季洋通過不斷感受到進步而逐漸拉回自我評估。
半年來,季洋在專業上的進步可謂是突飛猛進,尤其到了最后兩個月,幾乎每次上課李安都能感受到季洋的進步。
他明白,在鋼琴這個學科上,季洋算是終于入門了,這個入門不算晚,有些人上了四年大學都沒能邁入這個大門。
但是在心態上,季洋還是沒有克服怯場的心理。
所以他利用最后一點備考時間為季洋設計了一系列的心態戶外訓練,那段時間讓季洋繼續悶頭在鋼琴前沒日沒夜的練已無意義。
經過一些列的心態訓練之后,他為季洋在藍鯨安排了一個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