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要成立藝考部,李安禹城歸來得知,后便動起了心思。
理由很簡單,他是一名鋼琴老師,鋼琴老師來錢最快的路子是什么,帶藝考生。
那么他就沒有理由不插這一腳。
如果能在藍天藝考部站穩,他就等于握了一張長期飯票。
但同時他又不想以全職老師的身份再簽合同,怎么辦,他必須要體現出自己的價值所在。
這里的價值,就不單單是他的教學能力了,放眼蓉城,教學能力高的老師一大把。
要清楚,藍天藝考部成立的背后,不僅僅只有藍天,還有另外兩個股東。
從定位來看,不可謂不高。
三家合力,各顯神通,擺明了是要向蓉城藝考戰場進軍,和各家音樂類藝考培訓機構在各個領域競爭,大干一場。
在音樂類藝考機構中,有三種老師最為重要,聲樂老師、鋼琴老師、樂理小三門老師。
因為這三門課,是百分七十六以上的音樂考生,都要在聯考上應對的科目。
所以重要性遠大于其他類樂器的老師,這三個位置的老師,必須是鐵打的。
秦勇是許諾了,將今年一半的鋼琴學員分給李安。
但是明年呢,后年呢
秦勇代表藍天一方,為藝考部推薦老師沒毛病。
可其他兩家也推薦鋼琴老師呢,是不是也合情合理。
那么問題就要回到上面,蓉城那么大,有教學能力的老師一大吧,這些老師就沒有關系嗎
預想一下,股東之一的馬教授,也力推一名鋼琴老師,簡歷一拉開,海外碩士,各種國外經歷,各種比賽獲獎記錄,再往下看,好家伙,一頁不夠。
那么這個時候,李安的優勢幾乎頃刻間就會被淡化,地球不是圍繞他一個人轉的。
沒有優勢,這直接就會牽扯到生源分配的問題。
而生源,是鋼琴老師的命根子。
李安擔心的不是他不能在藝考部上課,這不扯淡呢么。
他擔心的是生源分配,不僅僅是今年的,還有未來的
這牽扯到的是絕對的利益。
所以絕對利益面前,李安怎么能只依靠他和秦勇的私交
靠人永遠不如靠己。
所以,未來想長期在藝考部站穩腳跟,他必須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話語權重,不能僅作為一名秦勇推薦的老師,而要當一名事件參與者。
即便以上的情況未必會真的發生。
談不上未雨綢繆,想掙錢嘛,多費點心思不是理所當然的么。
怎么參與又是個新的問題。
成立一所藝考學校,尤其是像這種大規模的學校。
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資金,他有這錢還用的著費這個心思
其次,需要雄厚的師資,他只是這師資中的一部分,紙面上的一枚棋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