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延至每個人的耳中,沁潤著、安慰著。
音樂行至尾聲,小北指下的速度漸漸變得更加緩慢。
李安的心跳也跟著越變越緩。
他平靜,也不平靜。
看著此刻坐在鋼琴前全心全意演奏的小北,他必須承認自己有一種特別的幸福感,并且又燃起他的沖動,他希望每一個學琴的孩子都能在其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快樂。
李安有些苦惱于自己的善變,不過十分鐘的時間,自己似乎又要否定自己一次。
沒錯,他覺得自己剛才的想法被情緒左右,過于偏激了。
有些事情目前,確實不是自己能左右的。
只保全自己固然容易,可或許,或許有時只是一念之間的選擇,他能多做些什么也說不定。
哪怕只是一個小人物,是不是也應該有小人物的態度。
如果自己選擇從眾,只顧保全自己身邊,哪又和一些人有什么區別。
藏在心中的憤慨,不就變成了因為自身不夠強大的自我抱怨。
再反觀那些人,他們真的錯了么。
他們只是做出了他們的選擇,這個選擇或許在他看來不道德,但這個選擇如何定義為錯。
作為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沒可能脫離群體獨立而存在。
在社會的框架里,在群體的歸屬中,每個成年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不同的角色集于一身,讓人變得更加復雜。
“噹”
隨著小北按下最后一個音符,音樂緩緩終止,只有空氣中彌留著少女最后一縷晨曦初露的夢幻之美。
曲終,小北的手指依然按在那枚琴鍵上,冒著汗粒的額角下,她的眼神依舊認真,時間依舊在走。
沒有人鼓掌,現場陷入一片靜謐。
李安安靜地望著舞臺,游離在舞臺和思緒之間,他知道小北已經彈完了,他忽然想到前段時間看到的一個新聞。
一個走投無路的爸爸為了給兒子治病最后選擇攔路搶劫。
下面評論各式各樣。
有爸爸的立場,有受害者的立場,有法官的立場,也有兒子的立場,吃瓜群眾扮演著各式各樣的角色。
如果互聯網是社會的縮影,那大概這就是所謂的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對錯,只有立場
不對。
不對。
李安覺得這不對。
爸爸就是錯了,為了救孩子他也是錯了。
真理就是真理,客觀規律就是客觀規律。
長出一口氣,這一次李安覺得自己終于想明白了那么一點,不似剛才那般認為自己徹底想通了什么。
就讓時間來檢驗,他坦然等待著下一次面臨選擇。
老實說,他還是有些不確定自己會怎么做。
大概這就是人生。
但有一點他更加堅定,專注自己的事情去努力,努力提升格局修養。
片面點說,就說鋼琴教育這點事,只有自己越來越優秀,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有影響力,才能讓更多的孩子感受到鋼琴音樂的魅力,才能影響到更多學琴的孩子。
就像今天的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