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聲如幽靜冷清的泉水,澄凈透明。
再看一分鐘前還蹲在地上猛咳的小人。
只見她上身半俯,神情凝重,兩條脆生生的手臂懸空搖擺卻不失重心,像是長在鍵盤上,十指靈活穿梭在黑白鍵之間,每過一處必留下一聲堅實的音響。
一連串的音響組合在一起,便是再次將現場的畫風一變。
誰能想得到,這瘦弱的身軀里原來藏著一頭猛獸,現在正用更猛烈的攻勢向著傳奇主題發起沖擊。
傳奇主題,帕格尼尼第二十四號。
算不上科普,簡單來說,帕格尼尼,一個大作曲家,為小提琴寫了一套包含各種小提琴演奏技巧的隨想曲集,其中二十四首a小調的主題最為著名,自問世便火到今天。
曾被數不清的音樂家作曲家追捧,如今帶有帕格尼尼主題字樣的曲目更是各種音樂會曲目單上的常客。
就是這樣一個傳奇主題,經過別爾科維奇的改編,今天在車琳的指導與以往相比來得更加猛烈熱情。
李安有些不確定是不是因為生病導致車琳狀態不穩,但他要說車琳的這個開頭起得實在太猛了。
猛地讓他有些興奮,又讓他有些不安。
孩子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
另外這樣彈下去,一會到了后面需要更大氣力的變奏,該這么辦。
不過好在至少目前為止車琳的速度和節奏還在他所熟悉的范圍之內。
他目光緊鎖,死死盯著舞臺,扎起耳朵生怕錯過舞臺上的一幀一畫一聲。
只見車琳雙手一收,空氣中的主題尾音消失不見,一頓,再次落下左手,接著一組又一組均勻的快速十六跑動拉開變奏一的大幕。
ok的。
霍曉東客觀評價,這個孩子的主題尾音a收得很到位,聽得出是在控制,控制得也沒有問題,但是主題到變奏一的間隙過大,他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孩子身體問題或是李安就是如此處理的。
它更偏向于后者,因為孩子演奏中的連貫氣感給他的感覺很流暢,所以中間的那一下停頓也應該是在下面練習時就養成的習慣。
如此處理多少破壞了音樂的完整感,他不知道李安是不是明白這一點,總之他個人不太贊同。
而與他持相反觀點的這次不是林幽幽,林幽幽也認為這個間隙會影響車琳從主題開始建立的雙手音量平衡。
這次持相反想法的是老湯。
老湯彈過的大大小小的主題變奏沒有五十部也有三十部,最后他發現在變奏曲的處理上,還是要遵循作品時期。
帕格尼尼典型的浪漫主義時期作品,對于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提倡表達本我,只用看看前幾位改變者的作品。
勃拉姆斯,李斯特,拉赫瑪尼諾夫,三位樂史巨人關于這段主題的改編各自呈現的都是自由浪漫炫技。
所以這一頓,老湯不帶任何濾鏡,是有性格的。
正好給前面過于猛烈的主題來了一個緩沖。
事實上一二兩個變奏完整聽完,首先他要給孩子的右手跑動一個明確地肯定,非常靈活且節奏均勻,其次正如他所想,被壓下的情緒回歸平靜繼續積攢,這點能看出李安在曲目教學中是有明確設計在里面,孩子也高質量完成了。
最后就看孩子能不能堅持到結尾,在老湯眼里,這已經不是比賽現場了。
現場許多家長都與老湯持同樣想法,完全像是在聽一個獨奏會。
音樂正式進入第三變奏之前,小車咽下去一聲咳嗽。
還是因此分神,她沒有處理好的尾音被放大成一個失誤,讓能聽明白的人感到一些惋惜。
不過她并未受到影響,左手接過右手接力棒,繼續用精巧的十六分跑動帶著音樂持續向前,而右手大起大落跳出一個又一個和弦。
練習許久的手腕爆發力終于在此得到展示。
從臺下看,車琳在用右手的推動這些強力和弦的過程中并未太過借用身體前傾的力量,所以每一組和弦都帶有十足的彈性。
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