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
金佳琪以出色的表演贏得現場熱烈的掌聲。
收琴落弓輕鞠一躬,她讓現場重新安靜下來。
她的演奏結束了,現在來到她的答題時間。
“告訴我你聽到什么”
放下小提琴,金佳琪重新看向鋼琴前。
“放松點,然后告訴我。”
現場的目光都集中到車琳身上,此時大家也看出來了,這是一堂課,上課的孩子就是舞臺上這位短發女孩。
車琳聽到了許多,但她還得再思考一會。
一旁李安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得說金佳琪弓下的帕格尼尼給了他一些啟示,這是兩人通過交流無法體會到的。
音樂終究是靠聽的。
首先他聽到了完整性。
從主題開始,之后每一段變奏的接口都建立著一種絲滑緊密的連接感,就像的多米諾骨牌,從頭至尾一氣呵成,中間沒有絲毫卡頓。
關于這一點,他會的那一點點小提琴在這一刻根本不能幫他分析這一情況。
他只能從一名鋼琴演奏者的角度來說,此種連接感在演奏一首三個樂章的鋼琴奏鳴曲時也有體現,即每個樂章都有各自的情緒性格,但最后需要呈現出一個完整的整體。
金佳琪的帕二十四就是一個完美整體的呈現。
其次他聽到了音樂的情緒。
音樂作為藝術品,本身就包含了一種表達在其中,在李安聽來,金佳琪在這首作品中表達了一種追求和諧的情緒。
炫技只是外表,是作品的外表,帕格尼尼寫出這首作品就注定需要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把小提琴的技巧展現到極致。
但是音響之間,速度之間,強弱取舍之間,最終還得落在演奏者額弓下,金佳琪總會在一個平衡點中支撐著音樂向前走。
上一秒驚雷,下一秒祥云,驚動之間有一種安寧平和在其中,這是他透過對方技法表象感受到的作品內核。
最后他聽到了千錘百煉的弓法。
李安不是沒有看過女孩拉琴,前女友拉琴的時候他有觀察,手是手,弓是弓,金佳琪手里的弓就像是手臂的延伸。
這還是老鄧的琴,真想聽聽金佳琪拿自己的琴拉又是怎樣一番動靜。
“緊張嗎”李安見小車遲遲不說話,打趣道“要不你偷偷告訴我,我幫你說。”
現場笑。
車琳搖頭,看向李安抿起嘴,接著又看向金佳琪,最后又看向李安,疑惑的目光在兩個大人之間來回游離片刻,她說“老師,我不知道怎么說。”
金佳琪笑“你想怎么說就怎么說。”
此刻小車更加意識到自己語文沒學好帶來的惡果,她明明很有想法,可就是說不出來。
怎么說怎么說怎么說,小車實在找不到合適的詞,仰起頭看著金佳琪眨巴了幾下眼睛,接著嘴里蹦出兩個字。
“好聽。”
全場一愣,接著便是笑聲不斷。
這孩子也太有意思了叭,后排幾個女生被小車的發言及狀態萌到了。
就連悶悶不樂的王小虎,看到這一幕心情都忍不住地好了起來,車琳好可愛。
老湯問一旁的陳璇“這孩子平時也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