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天賦極佳的孩子,他們可以通過了解布局更深入地感受到老師所講述的斷連和句子處理,嗷,這個地方是主題結束,所以要通過減弱做出一個小小的終止感,像車琳這種孩子,你都不用和她講,她自然而然地就會有這樣的意識,但是前提是她得知道布局,她得有參照。”
“這個參照就需要老師在授課過程中一點點揉碎給他們。”
“說這么多其實我就是想表達現在鋼琴老師的平均水平普遍比十五年前高出一大截,因為老師水平高了,那么在給孩子上課的過程中就會不由自主地提到一些概念,一些名詞,這些內容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學生吸收消化,變成養分,為學生未來的鋼琴學習鋪墊好基礎。”
“所以在今天,我認為小奏鳴曲已經沒有哪一條是必須練習的,找那么幾首有代表性的讓孩子了解一下奏鳴曲就可以了。”
“或者說小奏鳴曲作為初級教學階段的內容,它所承載的功能已經不是單純地說是讓孩子練習一首兩個樂章的作品,而是一種概念,一種符號,相比彈好一首小奏鳴曲,我更看重讓孩子了解什么是奏鳴曲。”
“另外對于老師而言,小奏鳴曲也是一次對學生的分類。”
吳復生“有道理。”
李安“就說通常能彈到小奏鳴曲的孩子,基本已經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了,手里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定演奏技術,演奏小奏鳴曲需要把各種技術融合在一塊,如何銜接聯系,如何在速度中做到均勻跑動,如何處理強弱,這里就能對孩子的完成度進行一次初步劃分了。”
吳復生“能在理解的前提下奏出一首完整的小奏鳴曲,這類孩子的上限就高,就比如你那個叫劉豐瑞的孩子,藍天杯那兩天聽了那么多小奏鳴曲,莪就覺得他彈得好。”
李安舉杯“這杯我自己喝,代小劉感謝吳老師。”
吳復生笑“昨天晚上他沒來呢”
“馬上升初中了,最近忙著搞學習,”李安放下酒杯,“小劉還可以,那天的發揮基本和在下面差不多,要說彈得多好吧,其實每個老師都有自己教學的側重點,我相對比較重視他演奏這首作品的樂句處理,他也都做到了,再說藍天的比賽也就那么回事,等蓉城杯吧。”
吳復生“緊張不”
李安哈哈笑道“還真有點。”
吳復生“緊張車琳。”
李安坦然承認“是啊,這孩子平時特別穩。”
吳復生“就是太穩了,所以你擔心。”
李安“說的就是這個,這是她第一次參加這種專業大比賽。”
吳復生“你給她估個成績。”
李安“這個還真不好說,她這個年齡組別里,我知道有兩個孩子挺厲害,一個已經拿到明年小金鐘的門票,一個是去年剛拿了新海杯蓉城賽區少年專業組的第一名,都是蓉院鋼琴老師的學生,其余的我暫時還不了解。”
頓了頓,“不過雖然這么說,但是我想車琳拿個前六應該沒有什么問題。”
吳復生“嘖嘖,這么沒自信”
李安樂“來來來,吳老師給我們小車預測預測。”
吳復生“跑不了前三。”
李安“你是真敢啊,蓉城杯是我們這最大的比賽了。”
吳復生“我知道,所以我說至少前二。”
李安請教“怎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