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他趕忙來到王老師身邊坐下。
然后就看到李安拿出一摞紙,給孩子們布置任務。
作為一名曾經的語文老師,一名老教育工作者,稍微一聯想,便明白了剛才發生了什么。
想法不錯,老祁從一名老師的角度給予李安認同。
他們學校前段時間正在展開關于美育課程的體驗式教學工作討論。
老祁認為李安讓孩子們寫下一句話的方法很高明。
點在于這種私密互動打破了傳統的課堂討論交流。
既讓不善于舉手發言的孩子也能參與到其中,也大大節約了課堂時間。
而孩子們緊隨其后的演唱更加說明了他們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提到的體驗。
老祁實在沒有想到通過這種課堂模式的排練也能讓孩子們得到如此提升。
樂記中認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
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
老祁從孩子們的歌聲中想到樂記中的這段話,大意為所有音樂的源頭,都來自內心的感動。
好,真好。
這位年輕的李安老師果然厲害,前兩天來的宋老師和張老師只是圍繞在如何讓孩子們唱好,在技巧上幫孩子們完善。
可這位李老師,拋開技巧層面,從理解歌曲本身出發,帶孩子們感受音樂中的情感,然后引導孩子們將其表達出。
就如他此時耳邊的歌聲,盡管依然存在各種瑕疵,但聲入人心,格外動人。
所以他說李安厲害。
因為這種教學方法并不難,難的是通過這種教學方法見成效。
李安當然不確切此刻三人腦海里在想什么,不過多少他也能猜到一點。
畢竟合唱成果現在就在三人耳邊。
用事實說話,他把合唱效果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但這里有王老師的功勞,也有宋老師的功勞,也有張老師的功勞,也有方正的功勞,也有祁校長的功勞。
校長選曲,王老師初步帶領大家完成,宋老師幫大家穩固了速度,張老師實際上昨天已經把諸多細節完善。
并非像王老師所想那般,還有什么123。
123從一開始就是套路,123可以揉碎變成12346,也可以匯總為一個1,段位壓制罷了。
他今天只不過是把所有人的努力整合了一下,用一種特別方式將其展現出來。
其實從一開始他心里就有數。
即便他在演奏的時候沒有抓住情緒,沒有關系。
即便他抓住情緒沒有讓孩子們感受到,也沒有關系。
這是小車的功勞,因為昨天的電話里,他就已經清楚張老師把合唱部分排練到位了。
所以無論如何,今天孩子們唱得都不會差到哪去。
他要做的就是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利用成熟的現有條件,重新把孩子們的歌聲包裝一下。
一開始他讓孩子們大聲自然地回答問題,這點張斌昨天一開始提出的提要求正相反,然后他通過話語引導和鋼琴伴奏的情緒渲染讓孩子們感受音樂中的情緒,最后不由自主地將歌唱音量再次降低。
其實又回到了張斌昨天訓練的那一套。
但這個時候,這已經是李安的功勞了,并且孩子們還是自主完成的。
從大聲到感受領悟到輕聲。
其中的關鍵點就是自主。
同時這也是李安在王老師視角里另一個厲害之處,因為后半段李安一句提示都沒有。
所以在王老師眼里,整個過程是這樣的李安開始讓合唱團大聲回答問題是為了讓大家找到松弛的嗓子狀態,其目的是到后面讓大家更好地回到小聲狀態。
有人問了,如果孩子們的聲音在后面沒有回到小聲怎么辦,那李安不是玩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