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這份譜子的確切來歷之前,他的想法是讓季洋彈一部,小車彈二部,劉豐瑞彈七部。
把三個難度最大的聲部分給技術前三的孩子。
這沒毛病。
他本打算自己彈六部。
但現在來看,短時間內,一部的重任就只能交給自己來完成了。
即便這樣,每個孩子也都有可以發光發熱的地方。
這就是這部作品的魅力和高超之處。
李安忍不住再次贊嘆,太棒了,這譜編配得太棒了。
和這部改編作品對比,自己之前改編的一些作品連簡筆畫都算不上。
這簡直就是一部鋼琴交響作品。
更關鍵是,它整體來看真的不難。
就像是為了他的小團隊量身定做一般。
李安只覺他的運氣實在太好了,這都能碰上。
同一時刻,身處另一時區的林幽幽并沒有著急起床。
她也重新打開了這份譜子,每每看到驚艷之處,她的疲憊和睡意便被驅趕三分。
幽幽不是一個容易產生情緒波動的人,但是面對這樣一份重奏樂譜,她忍不住出生出一人錄制七個聲部然后合到一起的想法。
不為別的,就是錄給自己聽。
順便作為私人收藏。
其實連幽幽也不是特別了解,這部改編作品的一夜誕生,注定了它的不凡。
或許應該糾正一下,首先這不能算得上不是一夜誕生的作品,但它又是一夜誕生的作品。
泡妹收到的原譜,是老穆勒發給幽幽的十二重奏版本。
而原版的十二重奏改編版本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意籍葡萄牙鋼琴演奏大師,集演奏巴洛克時期所有作曲家作品于一身的大成者,法比奧。
發飆大師1977年春受接到維瓦爾第音樂研究院委托請求,希望他為維爾瓦第誕辰三百周年的紀念音樂會改編一首維瓦爾第生前的作品。
委托方點名要一首鋼琴四手連彈。
發飆大師當時就接受了這份無酬委托,經過一周苦思冥想,最終決定了改編曲目的作品號,就是這首維瓦爾第a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作品號rv522。
接著就是一夜。
發飆大師用了一夜時間,便將rv522的改編完成。
第二天惴惴不安地帶著作品來到了劇院。
委任方的負責人做夢也沒有想到,發飆大師一夜改編的作品并不是四手聯彈的版本,而是一部二十四手連彈的龐然大物
就連發飆大師自己,在最后一筆結束之前都沒有想到自己會完成這樣一部改編。
大師是不安的,但委任方是興奮的。
為了滿足演奏這部大作的需求,主辦方當時為每一個聲部都請來了名家。
最終在維瓦爾第誕辰三百周年紀念音樂會上,這部作品也理所應當地力壓群芳,成為了當晚最受觀眾喜愛的維瓦爾第改編作品。
炮妹作為一名現代作曲工作者,接手這部龐然大物之后,雖滿嘴刺激和挑戰,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她第一時間幾乎找不到任何可以動手的地方。
由十二個演奏家彈改為七個業余的孩子彈,還要保證原汁原味的巴洛克音樂風格,改編難度可想而知。
經過兩個小時的思索,她決定在保證發飆大師的整體和聲框架下,先做減法。
發飆大師在改變中運用得到的許多音樂材料雖精密,但那也是半個世紀前,從現代的作曲技法來看,一些諸如大量反復接連出現的動機其實在今天已經略顯冗長。
按照這個思路,先做減肥法,再以現代人聽古典音樂的習慣再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