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百雙眼睛的凝視下,李安像任何時候坐到鋼琴前一樣,先調整琴凳高度,動作不緊不慢。
盡管兩個小時前他已經確認過琴凳高度問題,然后抬起右手松了松左手的袖口。
通常觀眾們不太在意演奏家是否在音樂開始之前有那么一兩個小動作。
再刻薄的人也無法真地指責一個死囚臨行前想喝口水的愿望。
意思差不多。
但李按松袖口并不是他感到手腕被內襯所束縛,事實上這身嶄新行頭是他穿過最舒服的禮服,與他的身形完全匹配。
他也并非要向觀眾展示他的嶄新禮服。
他純粹希望通過多一個肢體動作來調整一下神經,試圖讓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眼前的鋼琴上。
畢竟就在剛剛,他才被現場觀眾的巨大熱情從頭到腳洗禮一番。
彩排時樂手起立環節,包括最后在休息間的對話,方永波也沒有和他透露半點。
不過即便他提前知道,此刻他大抵也還是會有生出些異樣感。
放下雙手,李安自然地看向指揮臺的位置。
指揮臺上,方永波也正目光溫和地看著李安,那表情似是一點都不著急,站姿說不出的輕松愜意,就像正在自家院落。
兩人隔空對視,相互點了點頭。
這又是經典的舞臺一幕,王小虎稱之為確定過眼神。
每當指揮和獨奏家在舞臺上含情脈脈一望,音樂就會在下一個幾秒內開始。
方永波轉身看向樂手,攤開的k414總譜第一頁就在他面前的指揮臺上,他抬頭掃視一圈。
如果此刻一位觀眾坐在樂手席,一定會發現方永波的表情再沒有半點向觀眾展示時的溫暖慈祥。
一個指揮嚴肅起來,他的眼神可以殺死舞臺上的每一個樂手。
以林清風為首的一眾樂手們對這眼神再熟悉不過,每當方永波在舞臺上出現這樣的眼神,他們就不能叫波哥了,要叫指揮。
樂手們集中注意力,挺直腰板,用肯定的目光給指揮以回應。
一瞬,仿佛那支召喚出朱庇特的隊伍再次出現,整個樂團散發出一股強大的氣場。
臺下觀眾屏氣凝神,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方永波的背影。
每個人都在等待那一刻的到來。
忽然,方永波抬起雙手,全體樂手快速反應做預備演奏動作。
半空中,方永波的指揮棒像是哈利波特的魔法棒,輕輕一挑,整個音樂廳猶如陽光普照。
樂手們動了,弦樂組動作整齊劃一,揮動的琴弓在琴弦上擦出了莫扎特,擦出了春天。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三種弦樂器交織,亮麗的音色勾織出甜美旋律,如微風中,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如山間的溪流。
莫扎特第十二a大調鋼琴協奏曲k414。
第一樂章。
快板。
第一呈示部,弦樂陳述主部主題。
關于鋼琴協奏曲,只用稍稍動動手指浪費一點流量,就能獲得以下信息。
協奏曲,有兩種以上的音樂組織26歲進行協作、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