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頁
和聲體系
和聲分析
翻頁
四部和聲寫作訓練
復調的起源
果然是扯淡。
姜笙“有種上大學選修課的感覺。”
黃楚賢“同意。”
“內容安排得很翔實。”孫立文推了推眼鏡。
王翰摸摸下巴“一上午的時間。”
聽幾位老師的口氣,吳澤寧覺得還好啊,在他看來孩子們是應該先了解這些內容,只是時間上確實有點緊。
“李老師您覺得呢”吳澤寧問李安。
所有人望來,李安聳聳肩,“挺好,”他敢打賭宋康絕對不會按照這個上面的內容來講,不然別說一上午了,一周也講不完啊。
而且這種純理論的東西很顯然根本不適合眼下的教學場景。
他等一個反轉。
五分鐘的時間很快過去,看到快的孩子,也還差一頁沒有看完。
“大家明白什么是作曲了嗎”宋康笑問全場。
沒人吭聲。
宋康“那這樣吧,大家先把手上的資料放下,我們來一起看看。”
袁小魚坐到鋼琴前,抬手按出一組明媚的和弦,接著劃出一道美妙的旋律。
旋律輕柔,溫暖,呵護,還帶著點治愈。
聽過的孩子已經想起,這是海上鋼琴師里的一段旋律。
ygove,李安曾經在藍鯨的保留曲目,每次他一彈,餐廳就會變得安靜一些。
就如此刻,孩子們不自覺間都被袁小魚老師舒展的演奏所吸引,教室里一片安靜。
好好聽,小車心里說著,就在這時,屏幕上的t來到了下一頁。
讀譜訓練
和大家手上資料的第一頁一模一樣,王小虎感覺他手里的資料來源就是大屏幕上的內容。
“讀譜訓練,顧名思義,但是要和大家強調,這里我們所說的譜,是五線譜。”
伴隨著音樂,孩子們好像稍微好點了,跟隨著宋康的講解,一部分孩子已經漸漸地進入到課程當中。
畢竟五線譜他們還是非常了解的。
袁小魚一遍又一遍地重復演奏,宋康一個名詞接著一個名詞解釋。
有些地方宋康會反復強調其重要性,有些地方宋康會一帶而過。
李安不知道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能記住多少,能聽懂多少,如果只是他的話,他覺得很不錯,聽了一會收獲相當大。
到底是有實際創作經歷的作曲家親自講解,實例分析比名詞解釋更容易讓人消化。
可今天的活動明明是給孩子們準備的,又不是給老師做培訓。
這么安排未免也有點太過嚴肅了吧。
眼見內容越來越超綱,眼見課程就要這樣開始了,李安心里嘆了口氣。
“復調的起源,要追溯到公元九世紀,當時出現了格里高利圣詠。”
忽然,所有人望去。
“老師等等。”小北飛快地動著筆,嘴里下意識說道,她上面那句關于和聲分析的那句話還沒有記完。
小北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聲音那么大,迎著大家的目光頓時低下了頭。
宋康停下,等到小北記完,他環視一圈問道“怎么樣,作曲難嗎”
孩子們像是知道到了宣泄口
“難”“好難”“太難了”
宋康笑了笑“前面的內容,聽懂記住的同學請舉手。”
一陣騷動,大家的目光瞬間在兩只舉起的胳膊之間游離起來。
全場只舉起了兩只胳膊。
一只來自五組的唐小星。
唐小星舉手,大家并不意外。
通過昨晚的音樂會,唐小星已經被他們歸類到另一個世界的存在,就像唐小星本就應該舉手一樣。
讓大家意外的是另外一只舉起的胳膊來自四組的車琳。
盡管大家都已經知道昨天下午的聽音測試上車琳也差點拿了滿分,可聽音厲害不代表彈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