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大家又看到盧瀚文也走向了鋼琴。
等到劉瀚文坐到了苗恒瑞的身邊,原來如此,一組搞了個四手聯奏啊。
可以。
掌聲落下,舞臺上的七個孩子相互對視,最后六個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鋼琴二部的隊長苗恒瑞臉上。
苗恒瑞點頭。
就在大家都以為鋼琴要率先奏響那一刻,舞臺上一聲清脆地擊掌。
臺下目光瞬時看向劉篤毅。
跟著一旁的小北拍出緊隨其后的八分音符節奏,兩個人用頓挫有致的手擊節奏拉開了一組表演的序幕。
而同樣選擇四小天鵝的三組對這段節奏太清楚不過,這一段是結尾的擊掌節奏。
此起彼伏的掌聲將整個舞臺的空間感無限擴張,讓人忍不住期待鋼琴和人聲又將會在什么地方以怎樣的方式加入。
劉篤毅一擊重音,鋼琴前盧瀚文先動了。
盧瀚文雙手齊下,像是重復節奏組的律動,奏出四小天鵝經典前奏左手跳音伴奏。
一小節過后,一部人聲梁笑凱和二部整齊加入,舞臺空間層次再度被劃分,擊掌聲、人聲、琴聲,三種聲音以賦格進行的感覺跳越向前。
“好好啊。”
臺下劉子涵忍不住小聲贊嘆。
老師們也是紛紛點頭。
今天下午負責一組課程的老師是吳澤寧,雖然但是,吳澤寧的專業確實是幾位老師里相對最“差”的一個。
可此時幾位老師都不由得對吳澤寧有些刮目相看,和孩子們說老師不參與,但實際上幾個人早就私下溝通好了,會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孩子們提示和幫助。
所以很顯然,此刻舞臺上孩子們所呈現出的奇思妙想應該是來自吳老師。
“啊”
然而并不止于此,忽的一聲,徐開印一聲讓人分不清是男聲還是女聲的假聲給臺下帶來了另一個驚艷一刻。
仿佛模仿著天鵝的叫聲,徐開印的鳴唱飄在上方,下面是跳躍的鋼琴聲和節奏擊打。
時而分聲部輪奏,時而整齊劃一,交錯間給人帶來美輪美奐的聽覺體驗。
真不錯真不錯。
“嘩”
隨著一組表演結束,臺下再次響起掌聲。
一組七人集體走到臺前,并排一起鞠躬。
第一個表演好處體現出來了,七個人沒壓力了啊,說說笑笑的從臺上下來了。
“加油”
一組眾孩為即將上臺的二組加油。
“嘩”
二組孩子們上臺。
作為唯一一組選擇胡桃夾子作為表演曲目的組別。
二組同樣帶來了亮眼的表現。
豆豆和丁一珂兩位有舞蹈基礎的孩子模仿胡桃小人的機械動作打節拍畫面非常有視覺沖擊力。
劉子謙坐在鋼琴前用音樂穩健助陣。
剩下負責唱譜的馬可四人坐在一側,各自拗出一個固定造型,作為舞臺的背景板。
可以說二組很好的將曲目舞臺劇的特性搬到了舞臺上。
“嘩”
猶如欣賞了一出有趣的歌舞表演,臺下獻上掌聲。
掌聲也再次請上了四組海頓小隊。
當大家看到車琳和傅宇兩個人雙雙坐在鋼琴前時,以為四組也是四手聯奏,加上其他五人只是規規矩矩的坐在鋼琴一側,所以大家對于四組并沒有產生什么特別期待。
不過李安隱約知道四組是有設計的,剛才在琴房的時候他有聽到一些動靜,就是不知道是誰來負責制造那個動靜,他認為小車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因為小車沒彈過土耳其進行曲。
熟悉的土耳其進行曲旋律響起,接著是人聲和節奏,如大家所料,比起前面兩組確實缺少一些亮點。
就在音樂進入副題,一聲清脆地敲擊鋼琴琴板的聲音卡著節奏進入了音樂。
只見靠近觀眾席的小車忽然一手演奏,另一只手有節奏地在鋼琴琴板上擊打起節奏。
有了第四種音色的加入,四組的舞臺在臺下視角里頓時變得不一樣了。
此刻大家不得不把所有注意力都給到今天的話題人物之一,車琳身上。
她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