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畢竟不是一項體育運動,光有動作和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一種感覺在里面。
需要一種甚至是盲目的自信,一種能調動讓所有樂手甘心為其服務的絕對威嚴。
從前他老是說王小虎瞎自信,但是在指揮臺下,指揮需要這種感覺。
那種由內而外的氣質是指揮能夠引導音樂并創造音樂的根本。
知識可以累積,但是與生俱來的自信是無法用量變引發質變的。
指揮帝王卡拉揚曾說,如果一個指揮沒有自信,那么他就什么都不是。
就看王小虎剛才面向臺下鞠躬那一刻的目光,李安隔空都能感受到其中那份輕松從容,就好像一切都在對方的掌握中。
如果對方不是自己的學生,他肯定想象不到這孩子的綜合音樂素養只是個半吊子。
但是。
即便李安知道王小虎還是個半吊子,他也不能否定王小虎在指揮上所展現出的天賦。
而且就是因為王小虎是個半吊子,他才通過剛才的一幀畫面確定了想讓王小虎嘗試走走這條路的想法。
今天下午他用他的方式給五組的孩子講了強弱,給其他孩子講課的同時,他也在給王小虎講。
教學點的反饋以及對孩子們后面排練的觀察,他確定王小虎已經明白了音樂在行進中的強弱關系。
但是在實際運用中,或者說如何運用,又是另外一個課題了。
可王小虎干了什么
王小虎自己不用彈,通過雙手指揮唐小星彈。
王小虎用雙手的力度和身體的幅度暗示大家這里要弱了,這里要強了。
然后音樂能力強的孩子按照王小虎的指揮將音樂的強弱做出來了,而在他聽來,音樂起伏效果非常值得圈點。
也就是說王小虎通過他下午的講課,在實際指揮對這首音樂進行了一種自我詮釋。
并且這種詮釋并不是沒有章法在里面的,甚至王小虎還會用一只手勻速揮節奏,用另一只手壓低的動作示意大家在速度不變下作漸弱效果。
雖然除了唐小星其他孩子都做了快速減弱,但這里已經可以充分說明王小虎在找機會過程中具有冷靜的頭腦。
一首完整的音樂不可能讓人從頭到尾打雞血。
王小虎并沒有帶著音樂坐過山車,他明白什么地方應該平穩進行,所以他做出了那樣的手勢。
換作一般的孩子,在今天這樣的場合中未必會有這般冷靜的頭腦,更多會出現的情況是在燥熱舞臺上感受著臺下看不見的目光和眼前的激昂音樂,然后竭盡全力大開大合揮舞手臂。
小崽子真可以,李安心里盤算著是不是應該和秦勇交流一下了。
隨著音樂再次回到主題,王小虎全然不知自己的額角已經出汗。
他敏銳地聆聽著六個小伙伴給他的反饋,時刻準備將脫軌的人拉回來。
低頭翻譜頁,王小虎瞄了一眼就再也沒有低過頭。
一只揮手到唐小星用激昂的大和弦將他的思緒推到最高點
“啪”
“當”
鋼琴聲、人聲、擊掌聲,三聲齊聚收尾的一瞬,王小虎在所有人的目光中將雙手高高揚起在半空中握拳將整個舞臺攥緊在手中一般。
七人同時停止動作,只留下盤旋在舞臺上空的裊裊余音。
靜。
畫面定格在一瞬,王小虎仰望著,目光所至是教堂深邃的廳頂,仿佛被一個黑洞強烈吸引著,此刻他腦海里只有一個想法。
他一定要成為一名指揮,不為任何人,只為他已經徹底愛上了這種感覺。
他一定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