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選手需要演奏的兩首曲目分別是杜蒂耶的小奏鳴曲和勒克萊爾的調奏鳴曲,如李安為孩子們所介紹,兩首作品都是法國作曲家創作的法派作品。
而區別在于的是一首是前者是專門為長笛所創作的現代作品,后者是巴洛克時期為小提琴所創作的作品。
如果說第一輪考察的是選手們對于各個時期各派作品的自由發揮,那么這一輪考察的便是選手們對于同派不同時期作品的理解和處理。
簡而言之,這一輪需要選手們用更細膩的處理去打動評委。
兩首曲目奏完,第一位登臺的新加坡選手有些遺憾地鞠躬謝幕下臺,隨后第二位選手登臺。
相比第一位選手,第二位來自美國的女選手整體發揮要穩定許多,兩首作品的處理上紋理也更加清晰。
而在第一輪的時候,新加坡行選手的整體發揮是優于美國選手的。
這一幕讓候場眾人不由想到了第一輪就出局的日本選手寺木記子,被外界認為是本屆日本之星的寺木記子因為差強人意的臨場發揮抱憾出局
外界都說是爆冷,而只有身處賽場的選手們才清楚,沒有發揮好就是沒有發揮好,不存在爆冷。
這就是國際賽場的瞬息萬變,機會只有一次,一個小小的不留意都會改寫結果。
第一位登場的新加坡選手如果能在演奏第一首曲目時再調整一下呼吸可能結果都會不一樣。
至少在陳璇看來,對方有點著急了,尤其是拿現代派的小奏鳴曲開場。
臺下看到很清楚,新加坡選手連續兩次架笛又放下,很明顯身體還沒有做好準備,結果第三次架笛直接演奏,吹出了一個并不流暢的開頭,
而隨后登臺的第三位選手帶來了d組開賽以來的第一波小高潮。
舞臺上的選手發揮如何,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候場區的反應。
第三位選手演奏結束的時候,候場區響起了幾聲無計可施嘆息,盡管大家對于這位韓國選手在第一輪的表現沒有什么記憶點,可是對方在本輪拿出了異常精彩的表演。
場外許多已經結束二輪比賽的選手也在觀看d組的現場直播。
聽完第三位選手的舞臺也不免有些感嘆,不出意外,已經有兩名韓國選手拿到了第三輪的入場券。
同為來自韓國的選手,金尚弦在上午b組的比賽中可以說把兩首法國作品演繹到淋漓盡致。
緊接著第四位登臺的選手是賽前備受關注的那不勒斯女孩艾琳娜
作為德伯斯特的學生,艾琳娜在第一輪以第七名的成績晉級被認為是評委團有意壓分。
外網投票中,艾琳娜的第一輪成績是第二名,僅次于西塔內。
不過德伯斯特對此并沒有給出回應,作為評委團主席,德伯斯特只是在第一輪比賽成績出來之后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對所有晉級選手表示了祝賀。
艾琳娜典型的法派演奏技法一上來就給現場帶來了一種非同尋常的體驗。
大屏幕里,聚光燈下,艾琳娜一身淡綠色長裙與音樂相輔相成,輕柔飄逸,使人陷入無盡遐想。
“哇。”
孩子們自然而然地發出驚嘆。
已經完整聽過四名選手的表演,大家已經熟悉兩首曲子的模樣。
但是只有這位棕色頭發的姐姐在第一首作品里吹出了一種童話般的感覺。
后排李安聽完第三位登臺選手的舞臺,現在再聽艾琳娜的表演,心里不由得為陳璇捏了把汗。
因為在他心里,陳璇的這首作品在臺下吹得最好的一遍也不如此刻舞臺上的艾琳娜。
陳璇吹東西硬,風格剛勁,這點本身對于演奏色彩多變的法國作品就沒有優勢,這又在艾琳娜后面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