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季坐了下來。
小車剛拿出七聲部的譜子,被李安叫住,“收起來。”
接著小車乖巧地將譜子又塞回了包里。
“陳老師你也別站著了。”
“聽李老師的。”陳璇的話逗得孩子們都露出了淺淺笑容。
李安環視一圈“怎么了這是,不是剛才在食堂還有說有笑的嗎。”
沒人接話。
“都不吭聲,那我點名了。”
“嘩”忽地一陣掌聲從內場傳來。
孩子們望去,李安也瞅了一眼,“知道陳老師今天要彈什么嗎”
掌聲落下,孩子們的注意力回到李安身上。
“巴赫的恰空。”季洋回答。
“恰空,”李安點點頭,語速緩慢道,“布索尼改編版的恰空,原作是巴赫第二部伴奏小提琴帕蒂塔的第五首作品。”
原來不是鋼琴曲啊孩子們還以為陳老師要演奏的恰空就是鋼琴作品呢。
“聽。”
李安做出一個噓的手勢。
大約過了十秒后,“當”的一聲沉重和弦透過門縫,狠狠地砸在了孩子們的心頭。
一墻之隔的舞臺上,明亮的燈光下,x老板左手單手連續奏出四組和弦。
莊嚴而沉重,凄厲而決絕,仿佛一聲聲哭訴和哀嚎。
孩子們幾乎一瞬便被這音樂中所蘊含的悲壯情緒所感染。
“先記住,恰空是一種舞蹈。”
接著,“它源于十六世紀末期,起源于西班牙的慢三步舞,后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立的器樂曲。”
跟隨著耳邊的音樂,李安緩緩地開始了講解,“這種音樂形式在左手固定低音或固定和聲進行的基礎之上進行多次主題反復并加以發展,因此也被稱為固定和聲變奏曲。”
一頓,“尤其在巴洛克后期,恰空這一題材得到了許多作曲家的青睞。”
隨著x老板的演奏來到了第二部分,音樂從低沉變得光明晴朗,仿佛是對人生中美好事物的回憶,音樂里流淌著喜悅和歡樂。
“巴赫的這首恰空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這首作品誕生在1720年前后。”
“關于它的創作背景,一直以來都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說法,眾說紛紜。”
“其中有一種說法流傳最廣,里面說到巴赫的第一任妻子芭芭拉,相傳1720這一年,巴赫深愛的妻子瑪利亞芭芭拉離開了人世。”
“這對于巴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為了悼念亡妻,巴赫將沉重的悲痛化為音符,凝聚成了這首作品。”
聽著哪怕來到大調都帶著沉重的音樂,聽著老師如同上課般的深沉嗓音,王小虎也不知怎么地就想到了回憶中的父親。
“老師。”王小虎開口叫了一聲。
李安“嗯”
王小虎遲疑片刻,像是不知該不該問,“陳老師他,是不是也”
李安第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待到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差點一口氣嗆到,連忙解釋“沒有沒有,陳老師只是彈這首音樂,你可別胡想昂”
其他反應過來的孩子也被王小虎清奇的腦回路惹得一陣想笑,但又不敢笑出聲,也就是王小虎才有這樣的聯想能力,服了
聽到是自己想多了,王小虎心里松了口氣,真好,他也露出了笑容。
李安起初沒發現王小虎哪里有什么不對,直到王小虎又說了一句話,讓他察覺到這孩子有點不對。
王小虎說“老師,我好像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