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短短一周后,她的平靜生活便被打破。
一天大課間她正在背英語單詞,忽然班里躁亂起來,一窩蜂地往外跑,她繼續背單詞,接著不知誰喊了一聲“王小虎和七班的人打架了”
就這么一聲,喬芝芝眼前一花,放下書就往教室外面跑。
當她擠進現場,只有一個男生趴在樓道的地上捂著頭哭,看到這個人不是王小虎,她心里竟然松了口氣。
她不想聽周圍的同學怎么描述王小虎的勇猛,她只想知道王小虎為什么打架。
上課鈴響起,樓道里一哄而散,喬芝芝強迫著自己認真聽課,可老師的每一句話她都在上一秒聽到,下一秒忘掉。
中午放學前,來自辦公室的官方說法,是因為七班的那個男生罵了王小虎的家人,王小虎才動手打了這個男生。
對此說法多數同學保持中立看法,因為大家都知道王小虎有一個姑姑在學校。
喬芝芝知道這些同學的想法,她本想對此保持沉默,她堅信王小虎是因為家人遭受言語上的冒犯才動手。
或許是因為天橋上王小虎把腦袋藏在書包里抽搐那一幕,或許是因為樓道里王小虎幫同學拿直紙球那一幕,或許是因為王小虎在階梯教室里彈鋼琴的那一幕,無論是因為哪一幕,都無法讓她把王小虎和欺凌同學四個字聯系到一起。
可無論如何打人是不對的,并且那個男生也受到了懲罰。
然而當她聽到連身邊關系最好的同學也說王小虎是仗著姑姑在學校就欺負其他同學的話,她忍不住了。
對此她直接當著幾個同學的面,絲毫不顧及好朋友的面子,大聲指責好朋友“別再說了,你什么都不知道,你根本就不了解情況。”
就連喬芝芝自己都沒有想到,就是這句她沒有咽死在喉嚨里的話,徹底將她畢業前的平靜生活打破了。
那些她以為自己已經放下的情緒,忽然從她身體的各個角落竄出來,重組成了一種比之前更為猛烈的情緒。
她必須讓王小虎參加六一節目,而支撐她強烈愿望的根本是她希望王小虎未來某天回想起小學時光,想到畢業前的最后一段時光,不是和同學打架,而是一場坐在舞臺上的鋼琴表演。
喬芝芝向來是行動派,想到什么,覺得可行便去做。
有了之前幾次碰壁的經驗,她也明白了,想以尋常的方式走近王小虎是不可取的,她得出奇招。
你躲著我,視我而不見,那我就堵著你,見面就和你打招呼。
“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是那次,我就不相信你是塊石頭。”
這句話給喬芝芝帶來了十足的信念感。
隨后一周,喬芝芝對王小虎展開了猛烈“攻勢”。
開始時一些風言風語也讓她苦惱過,同學們都在傳她喜歡王小虎,連班主任都找她談話。
班主任說她是好學生,讓她不要在關鍵時期犯錯誤,要對早戀問題樹立起正確的觀念。
她知道自己的出發點沒有錯,但也考慮到自己一周來的行為確實有些過當。
隨后她收斂了一些,但勢頭不減反增。
因為就在這個周五下午,經過她的不懈努力,她終于拿到一次和王小虎正面交流的機會。
在王小虎放學回家的路上,她埋伏成功。
“你到底要干嘛”
“參加六一演出吧。”
“我早就說了我不行。”
“你可以的為什么不相信自己呢,給自己一個機會好不好”
“不行不行,我得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