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隊伍前,走到王小虎身旁,她激動地想質問所有曾經誤會過王小虎的同學
書人總沒有王小虎的姑姑了吧
教官總不認識王小虎吧
所以王小虎為什么能被評為標兵
其實喬芝芝在軍訓的第一天下午就發現王小虎變了許多,個子高了,身材挺拔了,眉毛也粗了,但這些都不是王小虎最根本的變化。
王小虎最大的變化是整個人陽光了,不再躲在人群的角落里,走到哪里都像是被一束光籠罩在頭頂。
但是對方有一點,還是沒有丁點變化。
恨得她牙癢癢
就在第二天軍訓結束之后,她再次主動上前和王小虎打招呼。
她也不知道王小虎在聽到教官叫她的名字之前是不是已經知道或看到她也來到了書人,她只記得王小虎對著她擠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然后對她說“我肚子有點疼。”
然后掉頭就跑。
多么熟悉的一幕啊。
她本以為王小虎是忽然見到她有點不適應。
而就在隨后十天里,她發現王小虎真的是不愿意看到她。
樓道里見她繞著她走,食堂里見到她繞著她走。
自己是鬼嗎喬芝芝真的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哪里讓王小虎覺得可怕。
都兩年過去了
不解的喬芝芝終于憋不住了,在一次周末回家,她把這一切都告訴了她的媽媽,她想讓媽媽為她解釋究竟是怎么回事。
媽媽聽完首先告訴她王小虎是個心地善良的孩子,然后又告訴她男生心智發育要比女孩慢。
媽媽問她為什么那么在意王小虎不愿意理她,她說一直都很想幫助王小虎。
媽媽聽完對于她的動機表示了肯定,但是對于她的執行過程,媽媽給她講了一個刺猬的故事。
兩只刺猬在寒冷的冬天里互相依偎取暖,一開始,由于兩只刺猬距離太近,各自身上的刺都將對方刺傷了。
后來,它們調整了依偎的姿勢,相互拉開了適當的距離,不僅使得對方相互間順利取暖,而且再也沒有傷到對方。
喬芝芝正不解,媽媽接著又告訴她“芝芝,有的刺是看不見的,你感覺不到,不代表別人感覺不到。”
“有時候在與人相處過程中,你的優點可能恰恰是阻礙你們溝通的障礙。”
“你有站在他的角度來看待你的種種行為嗎”
喬芝芝一下便明白了媽媽的意思。
如果把她和王小虎比作兩只刺猬,對于她而言,王小虎身上的刺是她看得見的,而對于王小虎,她身上的刺,是她自己看不見的。
那時的自己帶著一些好學生的光環,而王小虎是大家眼里的差生。
這兩種屬性似乎本就帶著天然的矛盾。
并且就像媽媽所說,一直以來她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試圖走近王小虎,偶爾還帶著一點“強迫”。
站在王小虎的角度,面對自己的種種舉動,不理解和排斥可能才是一種源于自我保護的正確做法。
而重新回到自己的視角,她也終于發現問題的關鍵。
從天橋事件過后,她心里一直都在告訴自己要以一種平等的視角去看待王小虎,而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帶著一副有色的眼鏡在看待王小虎。
在與媽媽的談心結束后,困擾喬芝芝的問題終于有了新的進展,她似乎感到自己應該怎樣去做了。
學校里再遇到王小虎,她不會再刻意地表現出什么。
或許是她心態上的轉變終于奏效,她發現王小虎并不是那么躲著她了。
甚至一次在教學部的大廳,王小虎居然還主動用眼神和她打了一次招呼。
這讓她頗感意外的同時也暗自堅定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
就在這天下午放學的時候,她和王小虎又在樓道里遇見,她揮揮手,王小虎也和她揮了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