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
還好大家都在認真彈琴,不然王小虎要羞愧死。
“這是扔了個核彈。”
撂下一句,李安屏住呼吸快速離開“污染區”。
待到孩子們熱身結束,李安正式開始了今天的課程快樂的大貓。
“看大屏幕。”
大屏幕上是一張極為簡單的樂譜,不同于尋常的鋼琴譜。
尋常的鋼琴譜為上下雙聲部左右手,李安曾給孩子們展示過鋼琴譜的模樣。
而此刻大屏幕上的譜子只有一個聲部,共四行,每行八小節。
可奇怪的是每一條樂譜之間都被一條橫線隔開,這讓一些小朋友產生了疑惑。
“第一個問題,你們看到了幾條樂譜”
李安拋出問題,頓時臺下就有孩子回答“四條”
這個回答也是大多數孩子心中的答案,因為直觀來看譜子上確實是四行單獨的樂譜。
但隨之也有不同的回答冒出“一條”
李安看向回答一條的孩子,“徐燁子,為什么是一條啊。”
四年級七班的徐燁子起身回答,“因為這是一首歌。”
李安接著問“你的意思是我們如果要彈,就要從第一行開始彈,彈完第一行然后彈第二行,接著第三行,最后彈到最后一行的最后一個小節,演奏完畢。”
徐燁子點點頭“嗯”
李安“好,請坐。”
對于學過器樂有讀譜基礎的同學,其實一眼就能看明白,這是四條譜子,并非徐燁子所表述的那樣,他不需要從頭彈到位。
比如第一行彈完,第一行的小曲子就彈完了。
因為每行譜子在一開始都有明確的小節開始標記,在結尾都有明確的終止標記。
李安環視一圈,“還有沒有不同的答案”
這時王小虎舉起手。
“王小虎。”
王小虎起身“老師,這是一首曲子,我們看到四行譜子是它的四個聲部。”
總聽老師說聲部,可大多數孩子并不明白什么是聲部,所以王小虎的回答讓大家變得更加迷惑。
而關于聲部,就是李安今天這堂課要給孩子們正式分享的知識。
“好,請坐。”
李安一頓,“我先不公布正確答案,咱們今天通過快樂大貓這首曲子,來正式地認識一下什么是聲部。”
“當。”就在這時,臺下一角忽然響起一聲響。
所有人望去,彈響鋼琴的小男孩立馬收回手低下頭。
“馬天成,你先別著急。”
李安說完收回目光,“來孩子們,第二個問題,會齊步走的同學請舉手我看一下。”
唰的一下,所有孩子都把手舉起。
于是出現了有趣的一幕,高年級的同學手舉得很低,低年級的孩子反而把手舉得很高。
“老師我會”
“老師我也會”
“老師我是喊隊的”
李安“好好好,那我找一個同學上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我”
“我”
“我老師我”
一名孩子快把手夠上天,李安便給了這位孩子一個機會。
“來,李哲培上來”
被點到名,李哲培開心地竄上講臺。
沒有被選到的孩子自然有點失望,好在李安說一會還有機會,大家的注意力才回到講臺。
“第二個問題,什么是四四拍”
臺下齊聲回答“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唱四拍”
李安“好,李哲培聽后,老師給你數四個數,然后你齊步走,一三出左腳,二四出右腳,ok”
李哲培“yes”
李安準備,1,2,3,走”
隨著李安再次回到“1”的口令,小男生邁開左教,在1234的節奏中,一步一步從講臺走到了教室后墻。
“孩子們,我數了幾次一二三四”
臺下齊聲“八次”
李安“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李哲培走了八小節的音樂”
臺下齊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