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倆回到林宅,進入后院,后院空間大,房子多。
他們開始動手制作釀酒的器具。
如果是以前的林蘇,當然干不了這么專業的活,但現在他可以,一用力,薄鐵皮慢慢彎成一個圓形,問題出現了,怎么焊接
林蘇還沒尋求出問題的答案,林佳良先找到了解決辦法,他將兩邊的邊緣部分捏成兩個卡槽,朝中間一合,嗨,嚴絲合縫。
林蘇瞅著他二哥象不認識一樣。
古人做屋都不用釘,只用卯榷連接,指的就是他二哥這種無師自通的天賦么
他二哥也在感嘆,這薄鐵皮分明就是一扇大鐵門硬生生壓扁的,抱山先生真是神人也
是啊,一山還有一山高
大約一個時辰,所有的準備工作就緒,院子里出現了一只造型怪異的鐵制容器,還有幾根長長的鐵管子,這鐵管子同樣是二哥硬生生捏出來的,牛b吧
林佳良投入了巨大的熱情,一切就緒之后就問林蘇,什么時候正式動手
全然忘了昨天他嚴肅告誡三弟,君子遠皰廚,更應遠酒坊。
人啊,總是會變了。
抱山先生天下名士,對酒如此上心。
此酒關系到江灘十萬流民的生計,讓他也上心。
但林蘇告訴他,制酒沒那么容易,需要制作酒曲,需要將這葶米反復蒸幾遍,而且最終能不能做出酒來,完全是個未知數。
時間跨度,最少也要七到十天。
酒曲,林蘇有把握,他能一夜之間制作老面,自然也能制作酒曲,無非就是選料的問題。
但這葶米到底能不能出酒,他沒把握,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葶米的內部構成,所以,才需要試驗。
眼前的事情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
兄弟倆從后院出來,就看到了前院來了一個老頭,海寧樓掌柜的,他又送來了些酒菜。
雖然截口沒提要詩的話,但兄弟倆如何不明白
海寧樓老板在追詩啊。
林蘇答應了過丁海,三天之內,給海寧樓寫一首酒詩,這事兒已經傳開了,甚至有京城名士千里迢迢地趕過來,等著一睹為快,丁海有了點壓力了。
林母看到林蘇過來,開口了“三郎,你答應過海寧樓,明日給他們一首酒詩,是嗎”
“是的,娘”
“人無信而不立,今夜你就好好構思吧。”
“我今天出去轉了一圈,頗有收獲,已經構思好了,掌柜的,現在就可以去。”
掌柜的大喜,林公子真神人也
請
林母也大喜,兒子有出息,母親最是高興,她以前并不喜歡詩的,但昨天開始,她突然就特別喜歡,兒子的兩首詩,她一字一句地抄了好幾遍,放在臥室里左看右看,怎么看怎么喜歡
只有林佳良眼睛里閃過異樣,老三,你特意表明,是因為出去轉了一圈,所以才頗有收獲,是不是埋下伏筆為以后出去玩做準備
為兄知道你不喜歡關門讀書,但科考就是這樣,你不喜歡也得干,想個什么辦法讓這天才絕世、但偏偏又不安分的弟弟留在書房呢
除非除非給他找個漂亮侍女
有個侍女在身邊,紅袖添香的才留得住人啊
老天作證,能讓一個讀圣賢書都快讀傻了的林佳良想出這種辦法來,那真是費了苦心了。
林蘇去了,林佳良來到了母親身邊。
“你不去海寧樓嗎”
“我就不去了,反正三弟只要寫詩,很快就會傳揚天下,我還怕讀不到這首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