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已經不在了,大哥在邊關沒有了靠山,反而會有軍部的打壓,這是完全可以預計到的,所以,前期,林蘇和林佳良即便有時間,也沒有抽時間去邊關,因為他們去了也白去,不成大儒只是螻蟻,去了也解決不了任何事情,只會給張文遠這個老王八蛋提個醒,盡快弄死他大哥。
現在不一樣了。
兩人都是大儒,都擁有改變戰場的能力,也擁有跟邊關統帥正面交談的資格,大哥的困境,將因他們而變。
“三弟,你打算怎么著手”
林佳良有一個良好的習慣,但凡大事,都會問一問林蘇。
林蘇搖頭,邊關我們目前一無所知,作出決定之前,一定得先了解清楚所有的事情。
他在京城、會昌都建有信息點,留下了信息人員,但軍方,他是真沒打進去,軍方跟地方向來有屏障,比如說當日駐扎在雷公島的守軍,在海寧外面幾十里駐扎,海寧還有大量人根本不知道這支軍隊的存在。
更邊說離海寧兩千多里的南境邊關了。
大哥不會鴻雁傳書,每次給家里寫信,也都要經過軍部驛站,軍部驛站負責人可是張文遠的嫡系,林錚怎么可能通過他說什么私密話所以每次轉過來的信件,全都是最普通最正規最沒信息量的東西。
即便是這種可以貼在大街上的信,送到林家的時候,也有著非常明顯的拆封痕跡,表示這些信件都被人拆過,而且拆的人還相當囂張,直接將火漆毀了,看完后重新封的時候,封得相當馬虎。
他們根本不在乎林家人怎么看。
甚至可以說,他們就指著林家鼻子告訴林家人,你家每個人老子都盯著,給老子安分些。
基于此,林蘇和林佳良殿試之后,中狀元、中進士這么勁爆的消息,林蘇和林佳良沒有鴻雁傳書給林錚,他們擔心林錚一時激動,在最后的關頭上刺激到了張文遠,對林錚下死手。
林佳良嘆口氣“三弟,我倒是了解到一些東西,南境邊關,統帥丁鍔,是個粗人,野蠻殘暴,武道修為窺人,倒沒什么花花腸子,但邊關監軍劉丹,卻是張文遠的心腹,丁鍔這個粗人可玩不過老謀深算的劉丹,目前邊關大小事務,都掌握在劉丹手中。大哥如果有危險,最大的推動人,一定就是他。”
大蒼軍制,統帥為軍方武職,監軍為軍方文職,對外作戰,以武將為主,內務管理,以監軍為主,但凡重大事項,由監軍上報軍部,雖然從職務上來說,統帥在前,但大蒼重文輕武,武將普遍地位偏低,根本沒什么話語權,所以,絕大多數軍隊,實際都掌控在監軍手中。
林錚服役的南境軍,也是如此。
“大哥目前的職務是參將”
“是當日父親為南境主帥的時候,大哥就是軍中第七參將,實際權力僅次于父親和監軍排名第三,如今,他依然是第七參將,至于實際地位,只怕連次將都不如。”
參將,基本上相當于軍區某路軍的首領,南境十軍,首領擁有軍賬議事的權力,但前面幾封家信中,大哥從未提及軍情大事,說的只是在外戰爭。
七路軍,基本上已經被南境軍當成了沖鋒陷陣的先鋒了。
沖鋒陷陣
軍人的職責就是這個
但是,這可不是鏟除異己的合理方式
林蘇眼中精光閃爍,整整一年,七路軍經歷了多少戰役大哥又多少次死里余生目前又在哪里今天前往,遲是不遲
林佳良捕捉到了他的眼神“三弟,軍中可不比衙門,違反軍規,現場處置,那是國法咱們畢竟不是軍人,不懂軍中這一套,可千萬不能沖動,掉進萬劫不復的深淵。”
林蘇淡淡一笑“軍中之事,我可不是不懂,或許我正好借此良機,完善兵法。”
林佳良大驚,你還懂兵法
你可從來沒有參加過戰役,最多也就是聽父親、大哥講過一些,他們講的時候,我也在場,你聽到的我也聽到了,父親自己都說過,兵法他只是略知皮毛,你上哪兒去懂兵法
林蘇意識沉入文山。
文山之上,九面絕壁。
一面詩,一面詞,一面,一面兵法
目前上面記錄的兵法空空蕩蕩,上方四個大字三十六計。
下方一篇兵法乃是借刀殺人。
這篇兵法,是當日在無道淵面對無道龍君之時,他為救命而吟誦的,從此就刻上了他的文山,成為他自己的東西。
要想兵法刻錄于文山,沒那么簡單,并不是你寫下三十六計全文,所有的兵法都刻在這面絕壁之上,不可能
需要你演繹。
如何演繹完全吃透兵法精髓,用這兵法真正做成一件事情,用實際行動證明這兵法的可行。
林蘇生活于資訊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他頭腦中裝有古今中外無數的經典案例,三十六計他大部分都已經完全吃透,那么,演繹就成了兵法定型最后的一步。
借刀殺人他使用過,借無道龍君之手殺了西海龍君派來的高參,圣人認為他做到了兵法的實用性,所以將這門兵法刻上了他的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