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這個少年奇才折騰個什么勁
又不是他求親
他是代他兄長求親
他表現得再完美有個屁用他兄長是個大老粗,一到這場合要是不抓瞎,我把面前的酒杯全吃了
“穆長老所言甚是”一名大儒表態。
另一名大儒接上“是啊,大蒼俊杰跨境而來,方見誠意”
“兩人當面辯才,王爺擇優而選,不失為一段佳話也”
南楚居士目光抬起,跟林蘇的目光對接,他眼中也有無奈之意,林公子啊,不是我不幫你,現在這種情況下,我真沒辦法幫,你兄長沒過來,你來代求親,你前看三百年,后看五百年,有沒有這種奇葩事
林蘇皺眉道“穆長老所言,誠然有理,然我兄長身受皇命,駐守邊關,一時難以離關,論道辯才之佳話,一時怕是難以成行在下倒有一個建議,不知王爺是否愿意一聽”
鎮北王點點頭“公子請講”
林蘇道“郡主親事,事關郡主之一生,不若允許郡主自決”
郡主自決
幾個大儒同時變色,他們打算跟鎮北王府結親,自然對郡主也是有所了解的,這個郡主離經叛道之名,雖然鎮北王府極力隱瞞,但終究有些許風聲流于外界,有人就說了,郡主跟大蒼一個武將私訂終身,現在看來,極有可能如果由郡主自決,郡主絕對會選擇林家。
一個大儒立刻反對“圣云,在家從父,涉及一生之大事,自是王爺一言以決之,焉能子女自決閣下置孝道于何地”
林蘇道“先生理解之孝道,有失偏頗圣言愛親者,不敢惡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親事敬為孝,慈為愛,子女敬父母天經地義,父母愛子女亦是大道人倫,王爺以仁立世,以愛治家,涉及女兒終身大事,問女兒一聲有何不可征求女兒意見而定女兒終身,何處不孝相反,敬與慈相輔相成,方為真正的大孝大德大愛”
他這一番話出口,滿場皆靜。
圣人孝經,他解讀得入木三分。
如何辯
你堅持不要王爺征求女兒的意見,豈不是陷王爺于不仁不愛不慈之境
幾個大儒后背全都出了冷汗,他們到現在才真正意識到,面前這個年輕人,是何等的棘手。
鎮北王眉頭緊鎖,他怎么突然覺得,矛盾移交到了他的頭上
所有人都等著他表態,他覺得很難,他如果一板拍下去,將女兒嫁給河間王世子,是不是就鉆了林蘇這小子的圈套表明他不慈不愛不德,不配人父
南楚居士手中酒杯輕輕一放,發出一聲輕響,又一次打破了死寂。
南楚居士開口了“穆長老剛才也曾說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佳話也,既然是一段佳話,倒也不必如此針縫相對,老夫有一個主意,貿然一提,供各位一決如何”
鎮北王解脫了“詞宗請說。”
南楚居士道“情場佳話是佳話,文壇佳話亦是佳話,不如請林公子與眾位大儒以詩會友,以文論道,林公子若勝,王爺成全林公子此番心愿,玉成一段萬里良緣;林公子若敗,罰酒三杯而去,亦是文壇佳話,如何”
求親會,變成了文道會
以詩會友,以文定勝負
這事兒刺激啊,幾乎所有人都喜歡
幾個大儒同時打了雞血一般,目光抬起,看著他們這邊的主心骨穆長老,發自內心地期待穆長老點頭。前期爭辯,他們輸了,現在以文論道,是給了他們一個翻盤的機會,誰不想翻盤而且他們自恃詩道功底深厚,也必定可以翻盤
穆長老有點心動,但他老成持重,如何敢輕易表態他不清楚面前這個二十歲年輕人的文道底蘊,萬一陰溝里翻船,向河間王交待不了不說,他這個堂堂詩圣圣家的頂級長老,頭上也有污點。
鎮北王卻是興奮了。
老天作證,他并不愿意跟河間王聯姻,因為他清楚地知道,河間王跟他聯姻為的是什么,為的就是慢慢滲透,吞并鎮北王府的一些地盤。
但他不敢反抗,他擔心激怒了河間王。
所以,他才要將女兒嫁給這個名聲并不好的河間王世子。
而現在,詞宗提了一個好辦法,讓他們兩邊比試,輸贏都看各自的本事,萬一河間王這邊不爭氣輸了,也怪不到鎮北王府頭上,更沒理由報復鎮北王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